譯文注釋
譯文
蕭索凄冷的秋天夜晚,豆大的淚珠從我的臉上滑落。枕頭和竹席微微的發(fā)涼,我翻來覆去全然沒有睡意。我殘存著醉意,就快要醒來。在半夜時分起身,月光明媚得如同白絹一樣,夜空如同水一般綿軟平靜。
臺階下面“紡織娘”悲哀地啼叫這寒涼的秋天。秋風吹向院子里的樹,夜晚悄悄,屋內(nèi)的門也緊閉了起來。只可惜在舊時攜手一起經(jīng)歷歡愉的地方,相思一夜就將人折磨的萎靡不振。
注釋
蕭索(xiāo suǒ):蕭條冷落。
珠淚:珍珠大小的眼淚。
墜:指眼淚滑落。
枕?。╠iàn):枕頭和竹席。
展轉(zhuǎn):即“輾轉(zhuǎn)”,翻來覆去。
渾:全。
寐(mèi):睡覺。
殘酒:殘留的醉意。
中夜:半夜。
練:柔軟潔白的織品。
階:屋前臺階。
啼(tí):啼叫。
絡(luò)緯(luò wěi):即蟋蟀,一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金風:秋風。舊說以四季分配五行,秋令屬金。
重(chóng)門:屋內(nèi)之門。
舊歡:舊時的歡愉。
思量(liáng):思念、回憶。
一夕:一晚。
憔悴(qiáo cuì):瘦弱無力臉色難看的樣子。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人此詞寫于南唐(937年-975年)后期,其時南唐受周、宋威脅,岌岌可危,詞人自身在朋黨傾軋中屢遭貶斥,在官場上郁郁不得志。詞人憂心國事,壯志未酬,但迫于時代限制不得不含蓄隱晦地表達,只好通過閨中怨婦的內(nèi)心視角寫下了這首《鵲踏枝》。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yōu)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fā),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詩詞推薦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空鳴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信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