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鶴吟
若有太古之仙,乃在瀛洲之上,方壺之間。門前雙鶴不知幾歲月,雪飛風(fēng)舞迥隔青云端。
天空月白雙影靜,玉笙合奏瑤臺寒。石壇暝踏松子落,林蹊晴啄苔花殘。
仙翁手執(zhí)相鶴經(jīng),一卷逸思?xì)艄略崎g。興來引雙鶴,笑入三茅山。
三茅山中瑤草碧,九皋雨散春煙濕。鶴飛亂點層峰青,彩鳳蒼鸞往往與相識。
價重不減雙南金,質(zhì)瑩不弱雙白璧。不慕懿公之華軒,不逐王喬之飛舄。
不巢西湖處士之孤山,不憩黃州謫仙之赤壁。棲紫霞,護(hù)丹室,六翮棱層曝朝日。
友茅君,呼木客,盡日聽琴香案側(cè)。山中之人問訊時,相過蟬聯(lián)飛繞羊公石。
鶴之逝,風(fēng)翩翩,遙空云落秋無邊。鶴之返,山娟娟,紅塵不到蕓窗前。
恍如元方季方在潁谷,倏如陸機(jī)陸云來洛川。燦如同穎之禾敷秀唐叔壤,宛如王雎之鳥著美周南篇。
薛公之鶴何其夥,趙抃之鶴何其偏。異哉兩仙骨,不偏不夥全其天。
問鶴往時托巢在何許,邈在遼海之東華表柱。問仙豢鶴到今凡幾春,前五百年嘗與令威一相遇。
鶴飛來,向何所。不渡海之涯,不涉江之浦,直欲飛近天上神仙之官府。
天門寥闊不可通,誰到十二瓊樓最高處。莫延佇,鄧林之廣豈無一枝之可棲,何為乎涉云霄,冒風(fēng)雨。
春去秋來恣軒翥,仙亦竟不留,鶴亦更不駐。山耶鶴耶笑我?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jìn)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xué)者多從之,以師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xué)。有《一山文集》。
詩詞推薦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狰Q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fēng)。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biāo)信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