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楊慎自幼聰穎,十一歲即能作詩。十二歲,寫成《古戰(zhàn)場文》,眾人皆驚。進京后,寫《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贊賞,讓他在自己門下學習。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關(guān),楊慎上疏抗諫,被迫稱病還鄉(xiāng)。
此外,楊慎的父親也是明朝的三朝老臣——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師,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大禮議”爆發(fā),楊慎與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順門,撼門大哭,自言“國家養(yǎng)士百五十年,仗節(jié)死義,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將眾人下詔獄廷杖,當場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后,楊慎及給事中劉濟、安磐等七人又聚眾當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楊慎、王元正、劉濟都被謫戍。
楊慎動身前往戍地云南永昌衛(wèi)。從前其父廷和當國之時,曾經(jīng)裁撤錦衣衛(wèi)冗員,有懷恨在心者趁機埋伏在途中,伺機加害楊慎。楊慎有所準備,處處小心。馳騁萬里,到達云南之后,幾乎一病不起。
兩年后,楊廷和生病,楊慎得以短暫回家探視,其父病愈后又返回永昌。不久,率家奴協(xié)助平定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嘉靖八年(1529),楊廷和病逝,楊慎獲準歸葬其父。此后,或暫回四川,或在云南省城,或停留于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員善待。
世宗因大禮議之故,對楊廷和、楊慎父子極其憤恨,常問及楊慎近況,大臣則回答楊慎“老病”,世宗才稍覺寬慰。楊慎聽聞此事,更加放浪形骸。??v酒自娛,游歷名勝。《樂府紀聞》稱他“暇時紅粉傅面,作雙丫髻插花,令諸妓扶觴游行,了不為愧?!苯K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楊慎終不得還,按明律年滿六十歲可以贖身返家,但無人敢受理。楊慎年近七旬時,曾返回瀘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撫派人押解回永昌。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卒於戍地。明穆宗隆慶初年,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天啟時追謚文憲。《明史》有傳。
喜藏書。早年,明司禮監(jiān)大藏經(jīng)廠,貯列朝書籍甚富,他多次至閣中翻覽書籍。據(jù)傳曾攫取數(shù)冊《永樂大典》據(jù)為己有。其后主事李繼先奏命查對時,戲以竊書之名。家有“雙桂堂”,為讀書、貯書之所。曾編撰有《楊氏書目》,明末藏書家王道明在其《笠澤堂書目》中有記載。清初姜紹書記明一代藏書家,將他與楊士奇、吳寬、茅坤、宋濂等并列。著述多至100余種,李調(diào)元刊《函?!窌r,曾作專輯收錄所著之書。重要結(jié)集有《升庵集》散曲有《陶情樂府》。
楊慎的詩文
-
長白山前號黑風,桔槔火照甘泉紅。
五千貂錦血邊草,單于夜帳移湟中。
華林酒艷長庚醉,沉香春濃海棠睡。
金馬門如萬里遙,那知青海城頭事。
-
垂老云南戍,逢君海上州。
桂招非小隱,萍泛是同流。
江漢詢幽側(cè),關(guān)山慰阻修。
欲酬平子贈,空有畔牢愁。
-
桃根桃葉斗春葩,《水調(diào)》河傳穆護砂。
無限江南新樂府,君王獨賞《后庭花》。
-
河水清且漣,河上多芳草。
春風二月時,千里交河道。
交河漢家營,荒莽少人行。
日暮凄風起,黃沙與云平。
云間有孤雁,附書自鄉(xiāng)縣。
翩翩欲下來,聞弦卻驚散。
草青雁北飛,草枯雁南歸。
雁飛有歸時,征人無還期。
-
李白題詩寺,文簫雁韻樓。海光浮樹杪,山翠滴床頭。
熱想寒泉濯,春曾煖谷游。暝鐘蘿月下,清夢一相求。
-
玄的檀痕畫未成,翔鸞屏里斗輕盈。
羅虬若向今宵見,不比紅兒比玉英。
-
青蛉絕塞怨離居,金雁橋頭幾歲除。
易求海上瓊枝樹,難得閨中錦字書。
-
今夜南樓月,中天北望賒。星河分宇縣,鐘漏隔京華。
露砌光含竹,春江影泛花。留連竭樽蟻,潦倒待城鴉。
-
渺渺波環(huán)紫貝,蕭蕭風起青蘋。
花市寧非海市,美人疑是鮫人。
眉嫵春山學翠,臉疑秋水為神。
銀漢雙星漫渡,石城兩槳無津。
-
忽見庭花折刺桐,故園珍樹幾然紅。
年年六月星回節(jié),長在天涯客路中。
楊慎的名句
-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楊慎的詩集:出自《出郊》
-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
楊慎的詩集:出自《鷓鴣天·元宵后獨酌》
-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楊慎的詩集:出自《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楊慎的詩集:出自《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楊慎的詩集:出自《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