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絪
(唐代)鄭絪(752年-829年),字文明,滎陽人。生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卒于文宗太和三年,年七十八歲。幼有奇志,善屬文,所交皆天下名士。擢進(jìn)士、宏辭高第。累遷中書舍人。唐德宗時(shí)宰相。憲宗即位,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jìn)門下侍郎。居相位凡四年。后自河中節(jié)度入為檢校尚書左仆射。絪守道寡欲,治事篤實(shí),世以耆德推之。太和中,以太子太傅致仕。卒,謚曰宣。絪著有文集三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鄭絪的詩文
-
霜鐘初應(yīng)律,寂寂出重林。拂水宜清聽,凌空散迥音。
舂容時(shí)未歇,搖曳夜方深。月下和虛籟,風(fēng)前間遠(yuǎn)砧。
凈兼寒漏徹,閑畏曙更侵。遙相千山外,泠泠何處尋。
-
高閣安仁省,名園廣武廬。沐蘭朝太一,種竹詠華胥。
禁靜疏鐘徹,庭開爽韻虛。洪鈞齊萬物,縹帙整群書。
寒露滋新菊,秋風(fēng)落故蕖。同懷不同賞,幽意竟何如。
-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糜鹿群。紫閣道流今不見,
紅樓禪客早曾聞。松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一覽彩箋佳句滿,何人更詠惠休文。
-
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
情人共惆悵,良友不同游。《紀(jì)事》云:絪九日有懷邵
二詩,又懷林十二云云,其重友如此
-
草廬龍舊臥,花府鳳曾棲。
-
於穆時(shí)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應(yīng)乾傳圣。猗歟緝熙,千億流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