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系
(唐代)秦系[唐]約唐玄宗開元八年至憲宗元和五年間在世(即約公元七二o午至八一o年間在世)字公緒,越州會稽人。年八十余歲。系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人物生平
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開元八年至憲宗元和五年間在世,年八十余歲。天寶末,避亂居剡溪,自號東海釣客。大歷五年,(公元七七o年)北都留守薛兼訓(xùn)愛其文,奏為右衛(wèi)率府倉曹軍,不就。后客居泉州南安,結(jié)廬九日山中,自號南安居士。穴石為硯,注老子,終年不出。張建封聞系不可致,就加校書郎。姜公輔以直言罷為泉州別駕,朝夕與見,遂忘流落之苦。公輔卒,(公元八o五年)妻子在遠(yuǎn)方,系為營葬。與劉長卿、韋應(yīng)物善,常以詩相贈答。后又東渡秣陵,卒。南安人思之,號其山為高士峰,建亭于上,名曰麗句亭。
天寶末年,秦系攜帶妻兒到剡溪避亂。大歷五年(770年),仆射薛兼訓(xùn)奏請朝廷授予秦系“右衛(wèi)率府倉曹參軍”(皇室禁衛(wèi)官)。他“意所不欲,以疾辭免”。后因“家事獲謗”,與妻子離異,離開剡溪,回到若耶溪舊居。
建中元年(780年),秦系乘舟南下,隱居南安豐州九日山。他在西峰巨巖大松(俗傳東晉時所植)下結(jié)廬筑室,偃臥棲息。
秦系在九日山,過著“不逐時人后,終年獨(dú)閉關(guān)”的生活。讀注老子《道德經(jīng)》,經(jīng)常在石崖水畔垂釣,自號“東海釣客”。
建中初(781~782年),泉州刺史薛播常上山拜會秦系,逢年過節(jié)饋送牲禮酒食,但秦系從不到城里,嘗作詩《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贈酒》:“欲強(qiáng)登高無力也,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客,那得王弘送酒來?”貞元四年(788年)秦系已經(jīng)年過六旬,御史大夫張建封深知秦系不肯出來當(dāng)官,奏請德宗,就地封他一個掛名的“校書郎”。
秦系隱居九日山12年后(792年),姜公輔被貶為泉州別駕,也上九日山。兩人結(jié)鄰而居,飲酒賦詩,評史論文,十分投契,一起生活13年。席相為泉州刺史(791~794年),常和歐陽詹等名士上九日山,陪秦系和姜公輔游覽,并在生活上加以照顧。
元和元年(806年),在姜公輔去世的第二年,秦系離開九日山,歸吳越,渡秣陵(今南京),過丹陽,云游四方,年80余卒。泉州人在九日山建亭紀(jì)念,稱“秦君亭”;他隱居的西峰號“高士峰”。
秦系的詩文
-
稷卨今為相,明君復(fù)是堯。寧知買臣困,猶負(fù)會稽樵。
-
久臥云間已息機(jī),青袍忽著狎鷗飛。
詩興到來無一事,郡中今有謝玄暉。 -
黯黯嚴(yán)城罷鼓鼙,數(shù)聲相續(xù)出寒棲。
不嫌驚破紗窗夢,卻恐為妖半夜啼。 -
策杖政成時,清溪弄釣絲。當(dāng)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詩。
漉酒迎賓急,看花署字遲。楊梅今熟未,與我兩三枝。
-
白云知所好,柏葉幸加餐。石鏡妻將照,仙書我借看。
鳥來翻藥碗,猿飲怕魚竿。借問檐前樹,何枝曾掛冠。
-
十年游罷古招提,路入云門峻似梯。秀氣漸分秦望嶺,寒身猶入若耶溪。
天開霽色澄千里,稻熟秋香互萬畦。多少靈蹤待窮覽,卻愁回馭日平西。
-
數(shù)片荷衣不蔽身,青山白鳥豈知貧。
如今非是秦時世,更隱桃花亦笑人。 -
禪室繩床在翠微,松間荷笠一僧歸。
磬聲寂歷宜秋夜,手冷燈前自衲衣。 -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飯一麻。
入定幾時將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
霞外主人門不扃,數(shù)株桃樹藥囊青。
閑行池畔隨孤鶴,若問多應(yīng)道姓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