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衡
(唐代)[唐](約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師,吳興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歷初年前后在世。天寶間,避地至江西,與符載、李群、李渤(全唐詩作符載、崔群、宋濟(jì)。此從唐才子傳)等同隱廬山,結(jié)草堂于五老峰下,號“山中四友”。日以琴酒相娛。衡工吟詠,嘗吟罷自賞其作,抵掌大笑,長謠曰:“一一鶴聲飛上天”。蓋自謂其聲韻響徹如此。有人盜其文登第,衡因詣闕,亦登第,見其人,盛怒曰:“一一鶴聲飛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乃笑曰:“若是,猶可恕也”。官至大理評事。衡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楊衡的詩文
-
紫霄不可涉,靈峰信穹崇。下有瓊樹枝,上有翠發(fā)翁。
雞鳴秋漢側(cè),日出紅霞中。璨璨真仙子,執(zhí)旄為侍童。
焚香杳忘言,默念合太空。世華徒熠耀,虛室自朦朧。
云飛瓊瑤圃,龜息芝蘭叢。玉箓掩不開,天窗微微風(fēng)。
茲焉悟佳旨,塵境亦幽通。浩渺臨廣津,永用挹無窮。
-
孟嘉從宴地,千乘復(fù)登臨。緣危陟高步,憑曠寫幽襟。
黃花玩初馥,翠物喜盈斟。云雜組繡色,樂和山水音。
旆搖秋吹急,筵卷夕光沉。都人瞻騎火,猶知隔寺深。
-
百年泛飄忽,萬事系衰榮。高鴻脫矰繳,達(dá)士去簪纓。
始從天目游,復(fù)作羅浮行。云臥石林密,月窺花洞明。
全形在氣和,習(xí)默憑境清。夙秘絳囊訣,屢投金簡名。
鐘管促離觴,煙霞隨去程。何當(dāng)真府內(nèi),重得款平生。
-
靄靄復(fù)濛濛,非霧滿晴空。密添宮柳翠,暗泄路桃紅。
縈絲光乍失,緣隙影才通。夕迷鴛枕上,朝漫綺弦中。
促駟馳香陌,勞鶯轉(zhuǎn)艷叢??蓱z腸斷望,并在洛城東。 -
結(jié)構(gòu)天南畔,勝絕固難儔。幸蒙時所漏,遂得恣閑游。
路石蔭松蓋,檻藤維鶴舟。雨霽花木潤,風(fēng)和景氣柔。
寶殿敞丹扉,靈幡垂絳旒。照曜芙蓉壺,金人居上頭。
翔禽拂危剎,落日避層樓。端溪彌漫駛,曲澗潺湲流。
高居何重沓,登覽自夷猶。煙霞無隱態(tài),巖洞詎遺幽。
奔駟非久耀,馳波肯暫留。會從香火緣,滅跡此山丘。 -
像宇郁參差,寶林疏復(fù)密。中有彌天子,燃燈坐虛室。
心證紅蓮喻,跡羈青眼律。玉爐揚(yáng)翠煙,金經(jīng)開縹帙。
肆陳堅(jiān)固學(xué),破我夢幻質(zhì)。碧水灑塵纓,涼扇當(dāng)夏日。
宿禽詎相保,迸火煙欲失。愿回戚促勞,趨隅事休逸。 -
秋至觸物愁,況當(dāng)離別筵。短歌銷夜?fàn)T,繁緒遍高弦。
桂水舟始泛,蘭堂榻詎懸。一杯勾離阻,三載奉周旋。
鴉噪更漏颯,露濡風(fēng)景鮮。斯須不共此,且為更留連。 -
獨(dú)壑臨萬嶂,蒼苔絕行跡。仰窺猿掛樹,俯對鶴巢石。
上有一巖屋,相傳靈人宅。深林無陽暉,幽水轉(zhuǎn)鮮碧。
拾薪遇遺鼎,探穴得古籍。結(jié)念候云興,燒香坐終夕。 -
君為蹈???,客路誰諳悉。鯨度乍疑山,雞鳴先見日。
所嗟回棹晚,倍結(jié)離情密。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
玉纓翠珮雜輕羅,香汗微漬朱顏酡。為君起唱白纻歌,
清聲裊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時相和。金壺半傾芳夜促,
梁塵霏霏暗紅燭。令君安坐聽終曲,墜葉飄花難再復(fù)。
躡珠履,步瓊筵。輕身起舞紅燭前,芳姿艷態(tài)妖且妍。
回眸轉(zhuǎn)袖暗催弦,涼風(fēng)蕭蕭流水急。月華泛艷紅蓮濕,
牽裙攬帶翻成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