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旦
(宋代)胡旦(955-1034年),渤海(今山東惠民)人,字周父,喜讀書,少有才學(xué),善于文辭。北宋太宗大平興國三年(978)戊寅科狀元。后因上《河平頌》,議論時(shí)政,忤怒太宗,貶為殿中丞。后來,胡旦又上《平燕議》,建議出兵收復(fù)燕云十六州,受太宗賞識,起為左補(bǔ)闕,復(fù)值史館,遷修撰,以尚書戶部員外郎身份知制誥。
人物生平
簡介
胡旦(955-1034年),渤海(今山東惠民)人,字周父,喜讀書,宋太宗大平興國三年(978)戊寅科狀元。
胡旦少有才學(xué),善于文辭。呂狀元后,為將作監(jiān)丞,通判升州,遷左拾遺,入值史館。因上《河平頌》,議論時(shí)政,忤怒太宗,貶為殿中丞。后來,胡旦又上《平燕議》,建議出兵收復(fù)燕云十六州,受太宗賞識,起為左補(bǔ)闕,復(fù)值史館,遷修撰,以尚書戶部員外郎身份知制誥。
胡旦家境貧困,死去無錢安葬,只得停棺房內(nèi),胡旦生前一好友上報(bào)朝廷,朝廷遂賜錢二十萬,使胡旦入土為安。
最自信的狀元
宋太宗元年,有一書生到山東某縣游覽。知縣大人得知該書生頗有文采,便設(shè)宴款待。知縣的公子很蔑視那書生,問其有何特長,書生說工詩。公子便讓他誦讀一首,書生誦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盡寒燈夢不成。”公子一聽,大笑說:“此乃一瞌睡漢?!睍謿鈶?。這書生便是呂蒙正,第二年,呂蒙正一舉奪魁。他寫信給那公子:“瞌睡漢如今中了狀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聲:“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你一籌。”第二年,新科狀元正是這位公子——胡旦。綜觀科舉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當(dāng)屬第一。
遵旨薦寇準(zhǔn)
真宗時(shí)拜吏部侍郎,后以病請辭,遵旨薦寇準(zhǔn)以代已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