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寧宗嘉定十年(1217),邁入京應試,擢吳潛榜進士甲科第四人,授潭州觀察推官,廉謹靖恭,以愛人為主,誠信不欺,撫民以仁。
理宗紹定六年(1233)十月,鄭清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召回任用了真德秀、魏了翁、崔與之等一批舊臣,時號“小元祐”。德秀立朝建言,尤極言慶元黨禁之非,倡正心誠意之學。學崇朱熹,慨然以斯文自任。且力請外任,再守泉州,所至有政聲。邁竭忠以裨郡政,召赴都堂審察,丞相鄭清之曰:“學官掌故,不足浼(沾染)吾實之。”清之囑德秀知貢舉(德秀時已得疾,乃拜參知政事同編修),邁為初考,德秀以邁讀快見快,予升降多咨焉!
端平二年(1235)六月,喬行簡拜右丞相。七月壬戌朔,秘書省正字王邁,言并命二相,宜鈞責任。理宗曰:“朕當戒諭二相,使之同心協(xié)力,共濟國事?!边~曰:“若不戒飭,恐成朋黨之風。”理宗曰:“朕任清之甚專,但以天下多事,非一相所可理,故以行簡輔之。行簡之用,斷自朕心。”
端平三年(1236)九月,有事于明堂,大雷雨,行簡與清之因天象免去宰相職務。十一月,行簡繼清之任右丞相,或傳史嵩之(字子申)復用,邁上封事曰:“天下之相不與天下共謀之,是必冥冥之中有為之地者。且舊相奸憸刻薄,天下所知,復用,則君子空于一網(wǎng)矣?!庇盅詤侵拧㈥愪鎿险?。輪對,言“人主不可欺天,人臣不可欺君。陛下亦嘗自??;惡旨酒果如禹乎?不邇聲色果如湯乎?戚里果皆陰興乎?北司果皆呂強乎?抑猶未也,非欺天歟?”又言“陛下厚權(quán)臣之恩,而恝然于同氣之念,此欺天之大者?!边~由疏遠見理宗,空憶無隱,理宗為之改容,恕斥其為“狂生”,言者劾邁論邊事過實,改通判漳州。
嘉熙元年(1237)五月,克莊改知袁州,坐先言濟王事,為御史蔣峴所劾,與邑人方大琮、王邁同罷。樞密院編修徐鹿卿贈以詩,言者并劾之,出知建昌軍。淳祐改元(1241),邁通判吉州,行前,劉克莊嘗邀王邁赴家宴,席間,酒酣,邁謔克莊云:“大編修,小編修,同赴編修之會?!保〞r克莊官樞密院編修,從弟希仁亦官編修),克莊譏曰:“前通判,后通判,但聞通判之名?!彼斐晌膲言挕F鋾r右正言江萬里袖疏榻前曰:“邁之才可惜,不即召將有不及用之嘆?!崩碜谠唬骸爱斠詾槲膶W官”。有尼之者,遂止。邁通判吉州,時歲荒,嘗作《勸糶歌》,人稱其賢。后來王邁知邵武軍。在郡,詔以亢旱求言,邁驛奏七事。而以撒龍翔立故王。
淳祐七年(1247),鄭清之拜太傅、右丞相兼樞密使,召邁任左曹郎官,力辭;以直秘閣提點廣東刑獄,亦辭。邁曰:“吾老矣,安能酌貪泉,犯瘴霧乎!”再辭,改侍右郎官,未行,以諫官焦炳炎論罷,予祠。先廬既毀,邁借居城中傳舍處之。里居期間,夷然曰:“與諸生故人,登臨樂飲。”王邁為南宋中后期福建著名詩人,著有《臞軒集》存世。明王圻(字元翰)撰《續(xù)文獻通考》亦有《臞軒集》二十卷。今以《永樂大典》所載,兼采他書所引附益之,厘為十六卷(卷一至卷十一為文,卷十二以后為詩詞),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劉克莊譽其為“天下雋人也,其文字膾炙人口,其論諫雷霆一世?!?/p>
王邁里居之時,身體猶健,克莊嘗作《滿江紅》詞四首并和實之。第一首頌揚王邁為官直言敢諫;第二首回憶王邁多次遭貶斥;第三首總寫王邁之一生;第四首總結(jié)評價王邁。
俗云:“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蓖踹~居官“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其生平事跡可見《宋史》列傳一百八十二、《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軒王少卿墓志銘》等。
王邁的詩文
-
吸木復啄木,汝啄抑何毒。
千株萬株端明松,五月六月來清風。
木于汝何惡,朝朝暮暮啄。
勸汝利觜宜少停。戕木之生吾忍聽,
已有弋者在后亭。微蟲初何識,
亦能對以臆。天子愛元元,
宵衣念艱食。連年值禾饑,
窮閭多菜色??h官急督租,
吏饕饑需索。啄木比刻木,
何煮可疾。木生與民生,
何者為當恤??蓮椪卟粡?。
為我謝彼弋。
-
壯歲清源曾倦游,今朝大郡又封侯。
身安不用扶鳩杖,骨貴從知應虎頭。
望闕承恩顏有喜,即家問政禮宜優(yōu),
濟時事業(yè)需元老,莫遣空橫野渡舟。
-
昨依綠水芙蓉幕,得傍華堂萱草陰。座末識裳蒙眄異,羹馀分潁念恩深。
巢廬正灑萊衣淚,傳驛俄驚楚些音。二母生榮雖迥別,天寒陟屺一般心。
-
壺山閥閱例多賢,雪玉風標憶眼前。
正獻風猷復齋為,蜀公素業(yè)肯亭傳。
人於故國悲諸老,我為吾州惜老仙。
在昔靖康人物盡,卻教老蔡雪垂肩。
-
有客至自泉,為我出嘉話。泉得趙史君,誰人不稱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龜琴派。標峻埒昭回,氣清融沆瀣。
方在諫省時,朝紳推鯁介。及膺承宣命,未到心已解。
真李報政后,紀綱日大壞。有坐泉山堂,不守盂水戒。
戶庭交賈胡,寶貨通買賣。繼者廉而慈,臥疴力衰憊。
暴吏恃饕官,誅求及菅蒯。大姓及細民,怨仇起眥睚。
我公方下車,當食輒興喟。寮屬愛貪泉,爭飲不為怪。
予將輩元結(jié),誰肯伍樊噲。職曹與舶屬,時號大駔儈。
兩疏劾四兇,人喜如爬疥。州胥富蓋藏,至則系以械。
曰此其渠魁,豈止為罥絓。縣官庇黠胥,期限稍寬解。
山判吁可驚,即日命追解。惟仁必有勇,勇去禾中稗。
良善苦勢家,至則行決夬。府史例橐奸,今乃聽自敗。
無欲始能剛,剛拔園中薤。我起瞻四方,風濤極澎湃。
砥柱設無人,淪胥靡所屆。理欲差毫芒,公私分限界。
公豎硬脊梁,浮榮等草芥。出處民戚休,行藏道隆殺。
授公以師旄,一路息彫瘵。位公以中書,舉世警矇聵。
宇宙倘清明,行有大除拜。作歌者何人,江左狂生邁。
-
盛名之下最難居,一節(jié)清忠自有余。
豎鐵脊梁須我輩,橫金腰帶中伊渠。
和戎自古迷當局,善類何時可得輿。
搞認朝廷須正大,莫如鄉(xiāng)黨費分疏。
-
九州四海盡同年,德行公居一棕先。
太學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須還晚節(jié)堅。
聞說青衿齊引領,靈砂轉(zhuǎn)待丹鉛穿。
-
柏葉椒花未報春,陽和先到四筵賓。傳觀秀句堪呈佛,諦聽清談太迫人。
子舍香醪浮甕碧,孫枝名果薦盤新。卻將甘旨分寒陋,尤見先生愛士真。
-
白杜詩人大方家,詩兩牛腰書五車。
高談世事坐捫虱,大扁丈在名聽蛙。
我見東野低頭拜,三年未了聽蛙償。
蛙有何好君賞音,從黽得蛙自尊大。
君胡不聽高岡丹鳳鳴,又胡不聽華亭鶴唳聲。
答云二物不間出,吾與此蛙別有情。
年來鳳去避矰弋,梧桐其棲竹其食。
有時伸喙鳴朝陽,反被妖烏豪鷂擊。
鶴亦遠引歸遼東,無緣得近清宮。
縱鳴九皋許嘹唳,流矢傷翼愁天翁。
不如且聽蛙聲好,喚回夢覺春池早。
縱饒翡翠上苕蘭,差勝蛩螀啼露草。
王子掉頭曰不然,夫君標致如胎仙。
富家有子比雛鵷,吾道豈得長迍邅。
不妨少待兩三年,一鳴驚人飛沖天。
群蛙蜿蝡何足憐,棄置官池任啾喧。
-
吾祖有方平,曾與麻姑會。滄溟化為田,彈指五百歲。
又有仙人喬,神游八極外。朝舄作鳧飛,世緣比蟬蛻。
寥寥千載后,之子得正派。風度亦可人,春秋況未艾。
朝搬紫河車,暮結(jié)飛霞佩。嚴事鐘與呂,信心終不退。
經(jīng)營白玉壇,肖象儼相對。四面來青山,獻奇飛羽蓋。
爐熏徹玉虛,劍水清塵界。瓊笈閱千函,丹方探三昧。
誰謂三鳧遙,近在吾境內(nèi)。蓬萊若云小,孰能為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