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元祐
(宋代)(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鄭元祐的詩文
-
韓侯魏公之子孫,傳家故笏今猶存。吏程于今重漕府,人望自昔推名門。
風帆曉趠鳳洲過,鐵碇夜劃鯨波渾。七閩宏開元帥府,二品欲均丞相尊。
檐團煌煌荔子葉,庭走陰陰榕樹根。遷升郎署不憚遠,遄拜朝命茲承恩。
道山亭上登臨日,為賦海涌玻瓈盆。
-
見說慈溪縣,先民有學宮。心源推自得,已易竟誰通?
論道非人異,朝宗到海同。朝窗梅蕊白,夜館燭花紅。
遵渚三更雁,吟秋四壁蛩。橫經(jīng)山色里,覓句雨聲中。
官況氈何冷,詞場筆最工。棘圍還待子,金榜日華東。
-
欲屈王郎作粲使,只因蕭李與文侯。尚有陰陰竹里館,萬竿玉立輞川秋。
-
啄瘡烏去夕陽西,磨癢枯株振鬣嘶。今日戰(zhàn)場春草綠,相看誰濯錦障泥?
-
憶昔紹興南渡時,從王百萬虎與貔。鄂王奮身起偏裨,能以百戰(zhàn)扶國危。
師行動以紀律持,屯行野次人罕知。堂堂大將精忠旗,敵人不敢正眼窺。
連城之壁無瑕疵,如何青蠅玷污之?后來禮葬西湖湄,血已化碧無完尸。
于今宋亡宗社隳,獨遺墓木蟠孫枝。夜啼鵂鹠嘯狐貍,過而問者知謂誰?
廬陵李君每涕洟,乃坐幕府深自惟。不獨罄發(fā)囊中資,又屬州人使共治。
徘徊經(jīng)營出成規(guī),廟遂落成煥桷枅。烝嘗復享崇令儀,父老瞻拜咸嗟咨。
贊君為政能及茲,只今解任舟將移。何以表君去后思?爰勒堅珉著貞詞。
昭示億年匪誇毗,過者下讀麗牲碑。
-
宋諸王孫妙盤礴,萬里江山歸一握。卷藏袖中舒在我,清風徐來縠衣薄。
文采于今淪落馀,雕闌玉砌凄煙蕪。寶玉不隨黃土化,門上空啼頭白烏。
-
六椽僦居避世,一瓢澹飲怡情。短褐少陵已往,小冠子夏復生。
-
青山繞郭候潮過,今古興懷意緒多。到夜令人尚無寐,彎彎月子竹枝歌。
-
昔吳有懸精,茲丘據(jù)其領。前瞻埋金竁,尚馀淬劍井。
簡書畏懷異,星日發(fā)光耿。干將不剸兕,牡鞠豈禁黽?
至今點頭石,斷非躍冶礦。上機不由智,大將寧論猛?
公剖儒釋緒,便從康莊聘。詞鐫琬琰嚴,聲抽轆轤哽。
掉鞅清靜海,不墮生死頃。憶昔此采游,六月佩旌冷。
山靈寶其躅,歲月塵劫永。我生苦后時,惜此媚風景。
坐嘯嗟所見,起舞顧其影?;矙M青天,有懷無從請。
-
戶外梅花落峭寒,窗前銀燭剪更闌。賈生只為憂明主,華發(fā)蕭蕭鏡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