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宰的詩文
-
論姓名先薛,談經(jīng)我愧匡。
同登太常第,更接鄭公鄉(xiāng)。
別恨驚三紀,還書欠幾行。
猶馀清夜夢,載月渡滄浪。
-
儀真來往幾經(jīng)來,風物淮南第一州。
山勢北來開壯觀,大江東下峙危樓。
沙頭飄緲千家市,櫓尾連翩萬斛舟。
去去煩君問耆老,幾人猶得守林丘。
-
三載毗陵舊長官,棠陰猶鎖暮煙寒。
紅蓮幕下籌方運,細柳宮中食已寬。
家近不妨同晝錦,才難正合整朝冠。
如何又作堂堂去,只有新詩付不刊。
-
國脈關吾道,邦基倚藎臣。忠言炳蓍蔡,勁節(jié)挺松筠。
歲晏名逾重,山頹跡遽陳。光明如皦日,千載自常新。
-
稻穫田空宿水禽,去來終夜有清音。投床倦客無他想,祇有江湖萬里心。
-
三吳豪俠騁輕肥,盡是當年襁褓兒。
鬢發(fā)蒼蒼顏色改,問翁如此復何為。
-
蚤以才棄賦,終焉學入官。
登名先杜牧,擇地得長干。
南部威方振,橫山冠即安。
仙游定何許,煙鎖暮江寒。
-
赫奕金枝舊,光華玉節(jié)新。
魚軒方稅駕,鶴馭已離塵。
百歲雖遺恨,雙珠自可人。
通家思往事,老淚一沾巾。
-
知音十九在巖廊,姓字高縣日月旁。
視草祗今虛省署,種花聊復向河陽。
困窮已甚情當察,富貴徐來味更長。
梵宇仙宮最佳處,詩成數(shù)寄水云鄉(xiāng)。
-
運河岸,丁夫荷鍤聲繚亂。
紅蓮幕府誰獻言,運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開須到底,運材歸府供薪爨。
庶幾一壞不可復,民田雖槁河長滿。
民田為私河則公,獻言幕府寧非忠。
我聞此言為民說,急趨上令毋中輟。
小民再拜為我言,函管由來幾百年。
大者用錢且十萬,小者羊此工非堅。
厥初銖積費民力,厥后世世期相傅。
豈但旱時須灌溉,亦尤久潦水傷田。
向來久旱河流絕,放水練湖尤水洩。
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雖存誰復決。
小須雨澤又流通,函管猶存不費工。
只今掘盡誰敢計,但恐民田縱此廢。
豐年馀水注江湖,涓滴不為農(nóng)畝利。
有時驟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盡棄。
況今農(nóng)務正紛紜,高田須灌草須耘。
盡驅(qū)丁壯折函管,更運木石歸城闉。
呂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擾凡幾人。
太守仁民古無比,凝香閣下寧聞此。
愿傅新令到民間,函管須塞不須毀。
已填函管無尾閭,大舶通行水有馀。
函管不毀民歡娛,異時潴演無妨渠。
憶昔采詩周太史,不間小夫并賤隸。
試裒俚語扣黃堂,鈇鉞有誅寧敢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