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堂后人,姓名未詳,杭州(今屬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五十八名,事見《月泉吟社詩》。
-
鄒希衍,馀干(今屬江西)人。元明觀道士。仁宗天圣間遇吳人張臺符授以丹術(shù),四十年不置枕席,年九十而化(清康熙《馀干縣志》卷一○)。
-
李夷行,字炳大(《過庭錄》),號易初(《雞肋集》卷三二《李夷行易初贊》)。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為鄜延路經(jīng)略使勾當(dāng)公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五)。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提舉熙河蘭會路弓箭手?;兆诔鐚幊酰瑸槎妓O(jiān)丞。三年,入元祐黨籍,尋知泗州(《元祐黨人傳》卷八)。大觀中,知趙州。
-
陳聿,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為內(nèi)殿崇班(《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七八)。
-
(1086—1154)鳳翔府成紀(jì)人,字伯英。好騎射,負(fù)才氣,起于諸盜。年十六,為三陽弓箭手。欽宗靖康至高宗建炎、紹興間,與金人戰(zhàn),屢立奇功。曾討江淮,平苗劉,破李成,皆著勞績。紹興十一年拜樞密使。知朝廷欲罷兵,首請納所統(tǒng)兵,力贊議和。秦檜盡罷諸將兵權(quán)付俊。歲余無去志,檜使江邈論罷之。累封廣、益國公,進(jìn)封清河郡王,拜太師。與韓世忠、劉锜、岳飛并為南宋四大名將。然岳飛冤獄,俊獨(dú)助檜成其事,為世所鄙。卒謚忠烈。
-
亳州譙縣人,字巖卿。第進(jìn)士。真宗朝歷任監(jiān)司及州府官。以工部侍郎致仕。治事強(qiáng)有力,七為監(jiān)司,所至審核簿書,勾擿奸隱,州縣憚之。
-
松庵道人,失其名,理宗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題詩真仙巖(《道家金石略》)。
-
柳安道,神宗熙寧十年(一○七七)以比部員外郎知臺州。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九。
-
郭異,字世英?;兆诔鐚幵辏ㄒ灰弧鸲┰苊惨暰〇|東路,至萊州掖縣,謁海神廟(《山左金石志》卷一七)。
-
(1054—1123)宋衢州常山人,居丹徒,字彥昭。王介子。神宗熙寧六年進(jìn)士。知真州,時詔諸道經(jīng)畫財用,漢之請先置都籍,從之。入為開封府推官。歷知瀛、蘇、潭、洪等州,又連徙五州,入為工部侍郎。加龍圖閣直學(xué)士,進(jìn)延康殿學(xué)士卒。
-
錢景臻,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惟演孫。尚仁宗女,拜左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駙馬都尉,官至少師、安武軍節(jié)度使,封康國公。事見《東都事略》卷二四、《宋史》卷三一七《錢惟演傳》。
-
趙崇杰,太宗九世孫?!端问贰肪矶摺⒍拧蹲谑沂老当怼芬蝗?、一五有二崇杰,不明究為何人之子。
-
宋建昌軍南城人,字子淵,號若水。從陸九淵學(xué),九淵論及門人,以為第一。孝宗淳熙二年進(jìn)士。任衡陽教授。歷寧都縣令,邑號稱難治,而以道化之,不逾年,俗大變。遷清江通判,卒于官。嘗講學(xué)曾潭之滸,學(xué)者稱曾潭先生。
-
王橚,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知郴州(明萬歷《郴州志》卷二)。
-
何憲,字子應(yīng)(《梅溪后集》卷八)。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知涪州軍州事。與王十朋有交往。事見《八瓊室金石補(bǔ)正》卷八三。
-
朱虙(?~一一三○),溧水(今屬江蘇)個?;兆谡桶四辏ㄒ灰灰话耍┻M(jìn)士(《景定建康志》卷三二)。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瀏陽。四年,杜彥軍叛陷城,戰(zhàn)死。事見清光緒《溧水縣志》卷九。
-
釋惟爽,住寧國府光孝。為南岳下十三世,三祖宗禪師法嗣?!段鍩魰肪硪话擞袀鳌?
-
任盡言,生卒年不詳,字元受,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徙居華亭。任象先子。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進(jìn)士及第。二十七年,為婺州教授。居下僚,論事慷慨。三十年,由平江通判遷京西南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孝宗隆興元年(1163)權(quán)發(fā)遣贛州,移知鎮(zhèn)江府。有《小丑集》已佚。事見《宋元學(xué)案》卷九九。
-
林東美,海陽(今廣東潮州)人。學(xué)究出身。仁宗嘉祐三年(一○五八,一說五年)特奏名,官尚書員外郎、知雷州。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四、一六。
-
守億,姓未詳,號野逸子,錫山(今江蘇無錫)人。哲宗紹圣五年(一○九八)正月五日曾與徐三畏、任廣同游黃縣盧山延真觀。事見《山左金石志》卷一七。
-
王南運(yùn),名不詳?!蹲窒肪矶小杜c南疇王使君論時政書》兩通,南運(yùn)疑為南疇兄弟。
-
劉先生(《金石萃編》署“八行劉先生”),名不詳,疑即碑額署名之劉采,厭次(今山東惠民)人?;兆谡椭袘?yīng)詔至東京,居五年。
-
汪泌,真州(今江蘇儀徵)人。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jìn)士(明嘉靖《維揚(yáng)志》卷一九)。神宗熙寧七年(一○七四)以都官員外郎通判臺州。事見清光緒《臺州府志》卷二。
-
方琛,天臺(今屬浙江)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曾游虎丘(《宋詩紀(jì)事補(bǔ)遺》卷七二)。
-
秦觀女,名未詳。欽宗靖康間有詩。
-
苗仲淵,開封(今屬河南)人。仁宗妃苗氏之侄。曾官將作監(jiān)主簿(《蘇魏公文集》卷三○《苗仲淵可將作監(jiān)主簿制》),知楚州。
-
樓鐮,曾在揚(yáng)州和鄭損《瓊花》詩。
-
(1097—1148)宋建康人,字擇善?;兆谡臀迥赀M(jìn)士。宣和二年再中弘詞科。累官吏部員外郎,與秦檜力主和議。高宗紹興八年,假太常少卿,接伴金使入境,同北向再拜,問金主起居,軍民見者多流涕。十一年,檜再主和議,慮大將岳飛、張俊、韓世忠等難制,同獻(xiàn)計皆除樞府,罷其兵權(quán)。拜參知政事,以在政府,或自奏事,為檜所忌,謫居筠州。官終知太平州。
-
宋濟(jì)州巨野人,字君成。晁補(bǔ)之父。年二十五登進(jìn)士。曾為上虞令,有惠政。官至著作佐郎。工詩,蘇軾稱其詩清厚靜深,如其為人。卒年四十七。有《新城集》。
-
唐時,高宗紹興七年(一一三七)知武昌縣(《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二)。后于鄭安恭知邵州時,官邵州通判(《永樂大典》卷七二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