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必常,太宗十世孫(《宋史·宗室世系》一七)。貢補(bǔ)進(jìn)士(《歷朝上虞詩集》卷三)。
-
趙曾頀,曾官南安簿(清康熙《南安縣志》卷一八)。
-
濰州北海人,字延仲。第進(jìn)士。歷任西京留守司通判、侍御史、知諫院等。以言仁宗郭皇后不當(dāng)廢獲罪。久之,遷天章閣待制。又反對三司判官以藥化鐵為銅鑄錢之計(jì)劃,出知充、徐諸州府。后以吏部侍郎致仕。
-
姜嶼,真宗景德中官秘書丞,直史館(《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六、六五)。
-
興化軍莆田人,字延之,一字季叟。仁宗寶元元年進(jìn)士。累官屯田員外郎、知梧州,極為周敦頤所親重,常相與唱和。有詩集行世。
-
洪保,女。居莆田(今屬福建)將軍巖誦經(jīng)十余載,年五十于惠安龍泉出家。仁宗皇祐間卒。清乾隆《莆田縣志》卷三二有傳。
-
嚴(yán)抑(生卒事跡均不詳),字德隅,長興(今浙江境內(nèi))人。建炎二年(1128)進(jìn)士(見清光緒長興縣志卷二十)。嘗官權(quán)工部侍郎(見影清乾隆刊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
嚴(yán)州淳安人。真宗咸平中以神童召赴闕,時年十歲,帝命賦《春雨》詩,立就。除正字,讀書于秘閣。帝嘗引入宮,令賦《睡宮娥》詩,為時人傳誦。累官至金部員外郎。
-
陳洪,字子良,仙居(今屬浙江)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jìn)士,授桂陽縣主簿(《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
釋應(yīng)圓,住岳州平江長慶寺,乃青原下十三世,乾明覺禪師法嗣。事見《五燈會元》卷一六。
-
尹輔,太祖開寶六年(九七三)官登仕郎、試大理司直,知登封縣(《八瓊室金石補(bǔ)正》卷八四)。
-
宋開封祥符人。丁度子。英宗治平中知蔡州,歲饑,設(shè)法賑濟(jì),活者六十萬人。詔移知亳州,蔡人極力阻留,事聞,復(fù)還任。官至集賢校理。
-
關(guān)士容,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百菊集譜》卷四)。
-
何致,生平不詳?!队罉反蟮洹反螐垵h彥前,姑從之。
-
李宗勉(?—1241年),字強(qiáng)父,富陽古城(今常安鄉(xiāng))人。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進(jìn)士。任黃州(今屬湖北)教授。嘉定十四年(1221年)主管吏部架閣,改任太學(xué)正。十六年遷國子博士。寶慶初,通判嘉興府。紹定元年(1228年)遷著作郎;二年,兼權(quán)兵部郎官。寶祐元年(1241)卒。
-
釋凈豁,與真德秀有唱和。
-
胡用莊,奉新(今屬江西)人。真宗咸平三年(一○○○)進(jìn)士,官江州通判。事見《江西詩徵》卷五。
-
宋漳州龍溪人,字康成,號益壯翁。高宗紹興十二年中特奏名。授桂嶺主簿,攝富川令,調(diào)德化,所至有惠政。其學(xué)得之程、蘇二家,教人以仁義為本。楊汝南、李恂輩皆出其門。有文集。
-
程康國,樂平(今屬江西)人。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曾上書論分鎮(zhèn)十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三)。
-
陳誼,吉州(今江西吉安)人。曾題詩螺江廟。太宗太平興國中張脊賢為江南西絡(luò)轉(zhuǎn)運(yùn)使,至廟覽其詩,稱賞之。事見《詩話總龜》前集卷一六。
-
(1068—1162)宋建州崇安人,字原仲,號籍溪。胡安國從子。高宗紹興中,以鄉(xiāng)貢入太學(xué),會伊、洛學(xué)有禁,獨(dú)陰與劉勉之誦習(xí)其說,又學(xué)《易》于譙定。后歸隱故山,力田賣藥以奉親,從游者日眾。晚年召為秘書正字,上疏言金人必?cái)∶?,請起用宿將張浚、劉锜。疏入,即求去職。帝嘉其忠,改秩與祠。卒謚簡肅。
-
葉大年,昆山(今江蘇昆山)人。高宗紹興初曾作挽王僖詩(《中吳紀(jì)聞》卷五、六)。今錄詩二首。
-
聶勝瓊,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詳。與李之問情篤。李歸家分別后五日,她以《鷓鴣天》詞寄之。李妻見詞而喜,助夫娶回為妾。《全宋詞》存其詞一首,即《鷓鴣天》。
-
劉三嘏,河間(今屬河北)人。慎行子。遼圣宗時進(jìn)士,為駙馬都尉,與公主不諧。宋仁宗慶歷中奔宋,遣歸,遭禁錮(《儒林公議》卷下,《遼史》謂“歸殺之”)。事見《遼史》卷八六《劉六符傳》。
-
孫起卿,吳郡(今江蘇吳縣)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jìn)士。事見《吳郡志》卷二八。
-
李健(?~一一四四)字子建,泗(今屬安徽)人,寓居金壇(今屬江蘇)?;兆诖笥^三年(一一○九)進(jìn)士。歷霍丘主簿、舒州教授、太學(xué)博士、秘書省正字、秘書省校書郎、戶部右曹員外郎。高宗建炎中知宿州。紹興二年(一一三二),知廣德軍,任滿,充淮西宣撫司參謀官,除直秘閣、知廬州。十年,奉祠。十四年卒?!毒┛陉扰f傳》卷七有傳。
-
倪昱,羅源(今屬福建)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為羅源縣學(xué)教諭。事見清道光《羅源縣志》卷一五。今錄詩二首。
-
張弘道,宋遺民。
-
周珣,字國瑤,饒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jìn)士。官玉山令,后升承務(wù)郎、光祿寺丞。累遷至兵部尚書(《江西詩徵》卷六)。
-
趙必拆,杭州(今屬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三十名,署名愛云仙友。事見《月泉吟社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