佁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佁
⒈ ?〔佁然〕靜止的樣子,如“佁佁不動(dòng)”。
⒉ ?癡癡呆呆。
其他字義
佁
⒈ ?〔佁儗(yì)〕a.停滯不前;b.猶豫不決。
統(tǒng)一碼
佁字UNICODE編碼U+4F41,10進(jìn)制: 20289,UTF-32: 00004F41,UTF-8: E4 BD 81。
佁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佁
〈形〉
(1) 癡呆的樣子 [foolish]
佁,癡貌。從人,臺(tái)聲。——《說文》
佁,癡也?!稄V韻》
(2) 危險(xiǎn) [dangerous]
復(fù)守其母,沒身不佁?!恶R王堆漢墓帛書》
(3) 靜止 [still]。如:佁然
基本詞義
◎ 佁
〈形〉
癡呆的樣子
康熙字典
佁【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羊已切《集韻》養(yǎng)里切,音以。固滯貌。張楫曰:不前也。
又《集韻》夷在切?!墩f文》癡貌。讀若騃。
又《呂氏春秋》佁蹶之機(j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佁【卷八】【人部】
癡皃。從人臺(tái)聲,讀若騃。夷在切
說文解字注
(佁)癡皃。大人賦。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張揖曰。佁儗、不前也。此癡意也。呂氏春秋。出輿入輦。命曰佁蹷之機(jī)。高誘曰。佁、至也。此別一義也。從人。臺(tái)聲。讀若騃。夷在切。一部。
※ 佁的意思、基本解釋,佁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wǎng)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