吽

- 拼音讀音:hǒu hōng ōu
- 偏旁部首:口部
- 總筆畫:7畫
- 結構:左右
- 五筆:
- 五行:
- 統(tǒng)一碼:543D
- 筆順順序:丨フ一ノ一一丨
- 筆畫名稱:豎、橫折、橫、撇、橫、橫、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吽
⒈ ?古同“吼”。
其他字義
吽
⒈ ?佛教咒語用字。
其他字義
吽
⒈ ?〔吽牙〕狗爭斗的聲音。亦作“吽呀”。
異體字
- 吼
- 呍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OM'; bellow; (Cant.) dull, stupid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吽
〈名〉
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之一 [hum,used for the last syllable of On-man-padme-hum]
吽,梵文真言句也?!哿铡兑磺薪浺袅x》
康熙字典
吽【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
《字彙》同吼。
又《集韻》於今切,音隂?!队衿放xQ也。
又《集韻》魚侯切,音齵?!肚皾h·東方朔傳》狋吽牙者,兩犬爭也?!对]》吽,五侯反。
又《正字通》梵呪多用吽字。
又葉職容切,音鐘?!稄堦泡傁虑肥貎确漳顓?,御?酒肉按時供。葉下重。
※ 吽的意思、基本解釋,吽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