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攺
⒈ ?〔?(
)攺〕古代用以驅(qū)鬼避邪的佩物,用金屬或玉制成。異體字
康熙字典
攺【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
《廣韻》詳里切《集韻》養(yǎng)里切,《韻會(huì)》羊己切,音以。《說文》?
大剛卯,以逐鬼魅也。從攴巳聲?!鸢础肚皾h·王莽傳》《後漢·輿服志》俱不言剛卯。
又名?,蓋闕載也。徐鉉音古亥切,與攺?fù)簦鞘恰?/p>
又《集韻》象齒切,音似。義同?!墩f文》從攴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攺【卷三】【攴部】
?攺,大剛卯,以逐鬼鬽也。從攴巳聲。讀若巳。古亥切
說文解字注
(攺)?攺、逗。大剛卯?逐鬼鬽也。見殳部。從攴。巳聲。讀若巳。余止切。一本作古亥。非。一部。已小徐作?。
※ 攺的意思、基本解釋,攺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wǎng)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