橛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橛
⒈ ?小木樁:橛子。
⒉ ?樹或莊稼的殘莖:殘橛。樹橛。
⒊ ?木制的馬嚼子。
⒋ ?一小段:“伏惟爛木一橛。佛與眾生不別”。
異體字
- 嶡
- 厥
- 橜
- 氒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橛
橜
〈名〉
(1) 木橛子,短木樁 [peg;short wooden stake]
橜,弋也。從木,厥聲。一曰門梱也?!墩f文》
吾處也,若橜株駒。——《列子·黃帝》
作厥(橛)株拘?!肚f子·達(dá)生》。注:“凡豎木而短者,皆得曰 橜?!?/p>
苗高二三尺,每路打橛?!螒?yīng)星《天工開物》
(2) 又如:橛?xùn)p(木樁);橛眼(木樁插入地面留下的孔穴)
(3) 門中豎立以為限隔的短木 [post]。如:橛機(jī)(謂門內(nèi)。亦指“內(nèi)室”)
(4) 樹木或禾桿的殘根 [stump]。如:橛株駒(樹樁)
(5) 即馬嚼子。馬口中所銜的橫木。后亦用金屬制成 [bar bit]。如:橛飾(謂以寶物飾于馬銜兩端)
詞性變化
◎ 橛
〈動〉
(1) 猶翹起,鼓起 [stick up]。如:橛頭船(尖頭小船);橛頭(橛頭船)
(2) 倒,顛仆 [fall forwards]。如:橛痿(痿蹶)
(3) 折斷 [break]
樹本淺,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飄風(fēng)起,暴雨至,拔必先矣?!獫h· 劉向《說苑》
(4) 通“撅”。敲,打擊 [strike]
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五百里,以咸天下?!渡胶=?jīng)·大荒東經(jīng)·東?!?/p>
康熙字典
橛【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正韻》居月切,音厥。《說文》杙也。一曰門梱?!稜栄拧め寣m》樴謂之杙?!对]》橜也。蓋直一段之木也。《列子·黃帝篇》若橜株駒?!对]》斷木。
又《詩·小雅》旣備乃事?!妒琛芬凉h農(nóng)書云:孟春,土長冒橛,陳根可拔,耕者急發(fā)。
又馬銜曰橜?!肚f子·馬蹄篇》前有橛飾之患?!端抉R相如傳》銜橛之變。
又《篇?!窓@車,鉤心木也。
又擊鼓槌也?!渡胶=?jīng)》有獸名夔,以其皮爲(wèi)鼓,橛以雷獸之管,聲聞五百里。
又同嶡。
又《列子》姑衞切,音劌。盛肉幾?!抖Y·明堂位》俎,夏后氏以嶡?!对]》謂中央橫木也。通橛。
又《韻會》其月切,音掘?!墩崱肪游盖校糍F。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厥【卷九】【廠部】
發(fā)石也。從廠欮聲。俱月切
說文解字注
(厥)發(fā)石也。發(fā)石、故從廠。引伸之凡有撅發(fā)皆曰厥。山海經(jīng)曰。相桺之所抵厥。郭云。抵、觸。厥、掘也。孟子。若厥角稽首。趙云。厥角者、叩頭以額角犀撅地也。晉灼注漢書曰。厥猶豎也。叩頭則額角豎。按厥角者、謂額角如有所發(fā)。角部?下云角有所觸發(fā)是也。以上皆厥之本義。若釋言曰。厥、其也。此假借也。假借盛行而本義廢矣。從廠。欮聲。欮或瘚字。舉形聲該會意也。俱月切。十五部。
※ 橛的意思、基本解釋,橛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wǎng)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