漴

- 拼音讀音:chóng zhuàng
- 偏旁部首:氵部
- 總筆畫:14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
- 五筆:IMPI
- 五行:
- 統(tǒng)一碼:6F34
- 筆順順序:丶丶一丨フ丨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 筆畫名稱:點、點、提、豎、豎折/豎彎、豎、點、點、橫撇/橫鉤、橫、橫、豎鉤、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漴
⒈ ?〔漴河〕水名,在中國安徽省五河縣。
其他字義
漴
⒈ ?(水)沖擊:“長河漴石壕。”
異體字
- 淙
康熙字典
漴【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集韻》《韻會》鉏弓切《正韻》鉏中切,音崇。水聲。
又《集韻》鉏江切,音淙。雨急謂之漴。
又仕莊切,音牀。義同。亦作。
又《廣韻》《韻會》《正韻》士絳切《集韻》仕巷切,淙去聲。水所衝也。通作淙。
又《集韻》助亮切,音狀。雨疾下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淙【卷十一】【水部】
水聲也。從水宗聲。藏宗切
說文解字注
(淙)水聲也。水聲淙淙然。從水。宗聲。藏宗切。九部。
※ 漴的意思、基本解釋,漴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wǎng)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