潒

- 拼音讀音:dàng xiàng
- 偏旁部首:氵部
- 總筆畫:14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
- 五筆:
- 五行:
- 統(tǒng)一碼:6F52
- 筆順順序:丶丶一ノフ丨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 筆畫名稱:點、點、提、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撇、彎鉤、撇、撇、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潒
⒈ ?古同“蕩”,蕩漾:“彌望廣潒?!?/p>
其他字義
潒
⒈ ?〔漭潒〕水流急。
異體字
- 蕩
康熙字典
潒【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徒朗切《集韻》待朗切,蕩上聲。《說文》水潒瀁也。讀若蕩?!恫┭拧泛坪茲嫕嫞饕??!稄埡狻の骶┵x》彌望廣潒。或作
。
又《廣韻》徐兩切《集韻》《韻會》似兩切,音象。漭潒,水急貌。
又《集韻》以兩切,音養(yǎng)。與瀁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潒【卷十一】【水部】
水潒瀁也。從水象聲。讀若蕩。徒朗切
說文解字注
(潒)水潒瀁也。瀁者古文爲(wèi)漾水字。隸爲(wèi)潒瀁字。是亦古今字也。潒瀁曡韻字。搖動之流也。今字作蕩漾。從水。象聲。讀若蕩。徒朗切。十部。
※ 潒的意思、基本解釋,潒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wǎng)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