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緱
⒈ ?刀劍等柄上所纏的繩。
⒉ ?姓。
異體字
- 緱
English
cord binding on hilt of sword
康熙字典
緱【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墩f文》刀劒緱也?!妒酚洝っ蠂L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
又蒯緱?!对]》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言其劒無物可,但以蒯繩纏之,故云蒯緱。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緱氏,地名?!稇?zhàn)國策》塞轘轅緱氏之口?!对]》緱氏,以山爲(wèi)名。《前漢·武帝紀(jì)》將幸緱氏?!对]》河南縣也。
又姓。《孝子傳》陳留緱氏女。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
刀劒緱也。從糸矦聲。古矦切
說文解字注
()刀劒
也。廣韻曰。刀劒頭纏絲爲(wèi)緱也。按謂人所把處如人之喉然。從糸。矦聲。古侯切。四部。
※ 緱的意思、基本解釋,緱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wǎng)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