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葦
⒈ ?見“葦”。
異體字
- 葦
English
reed
康熙字典
葦【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玉篇》禹鬼切《集韻》羽鬼切,音偉?!墩f文》大葭也?!对姟ばo風(fēng)》一葦杭之?!讹L(fēng)俗通》除夕飾桃人,垂葦交,畫虎于門。《後漢·袁閎傳》爲(wèi)沛相,乗葦車。
又山名?!端?jīng)注》江水浦東有葦山。
又《類篇》于非切,音闈?!稜栄拧め尣荨啡?img src="/uploads/szi/270dd.png" alt="?" class="wh16" />,芀。謝嶠讀作平聲。
又《篇?!酚谫F切,音胃。《莊子·列禦》緯蕭而食。亦作葦。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葦【卷一】【艸部】
大葭也。從艸韋聲。于鬼切
說文解字注
(葦)大葭也。夏小正曰。未秀則不爲(wèi)?葦。秀然後爲(wèi)?葦。毛傳曰。八月薍爲(wèi)?、葭爲(wèi)葦。許云大葭、猶言葭之已秀者。從艸。韋聲。于鬼切。十五部?;N文作?。
※ 葦?shù)囊馑?、基本解釋,葦是什么意思?b>查校網(wǎng)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