銙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銙
⒈ ?古代附于腰帶上的裝飾品,用金、銀、鐵、犀角等制成:“至唐高祖……一品、二品銙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銀,庶人以鐵。”
⒉ ?形似帶銙的一種茶,稱“銙茶”。
⒊ ?量詞,計(jì)算茶葉銙數(shù)的單位。
異體字
- 錁
康熙字典
銙【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huà):14畫(huà),部外筆畫(huà):6畫(huà)
《廣韻》《集韻》《韻會(huì)》苦瓦切,音骻。帶具?!短茣?shū)·柳渾傳》玉工爲(wèi)帝作帶,誤毀一銙?!墩滞ā诽浦疲瑤?,一、二品銙以金,六品已上犀,九品已上銀,庶人鐵。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臺(tái),左右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yú)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唐之十三銙卽此式初制也。
又《集韻》枯買切,音胯。義同。《集韻》本作。亦作錁。
※ 銙的意思、基本解釋,銙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wǎng)漢語(yǔ)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