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撓
拼音bǎi zhé bù náo
注音ㄅㄞˇ ㄓㄜˊ ㄅㄨˋ ㄋㄠˊ
繁體百摺不撓
正音“折”,不能讀作“zhē”、“shé”。
感情百折不撓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志堅(jiān)定,堅(jiān)持到底。
辨形“撓”,不能寫作“僥”。
辨析百折不撓和“不屈不撓”;都有“堅(jiān)毅、不退縮”的意思。有時(shí)可以通用。不同在于:百折不撓偏重指“不動(dòng)搖”;多形容意志堅(jiān)強(qiáng);“不屈不撓”偏重指“不屈服”;多形容斗志頑強(qiáng)。百折不撓還含有“受到無數(shù)次挫折”的意思;“不屈不撓”沒有。
謎語越是艱苦越向前
近義詞不屈不撓、堅(jiān)韌不拔、百折不回
反義詞半途而廢、一蹶不振、知難而退
英語keep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setbacks
俄語непреклóнный(не сворáчивать с пути)
日語何度挫折してもくじけない;不撓不屈(ふとうふくつ)
德語unbeirrbar(unnachgiebig)
法語être indomptable
詞語解釋
百折不撓[ bǎi zhé bù náo ]
⒈ ?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比喻意志堅(jiān)強(qiáng),品節(jié)剛毅。也作“百折不回”
例無奈說破了嘴,他也是百折不回?!濉の目怠秲号⑿蹅鳌?br />勇往直前,百折不撓?!ρ┷蟆独钭猿伞?/span>
英indomitable;
引證解釋
⒈ ?受到無數(shù)挫折都不屈服、動(dòng)搖。形容意志堅(jiān)強(qiáng)。
引漢 蔡邕 《太尉橋公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之風(fēng)?!?br />毛澤東 《為爭(zhēng)取千百萬群眾進(jìn)入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而斗爭(zhēng)》:“把黨的方針變?yōu)槿罕姷姆结槪€須要我們長(zhǎng)期堅(jiān)持的、百折不撓的、艱苦卓絕的、耐心而不怕麻煩的努力?!?br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章:“咱們起義就是書上說的革命--百折不撓,血戰(zhàn)到底。”
亦省作“百折”。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覲圣》:“致使浮沉外職,抑且漂泊遐方;已明百折之忠,實(shí)是九重之過?!?/span>
國(guó)語辭典
百折不撓[ bǎi zhé bù náo ]
⒈ ?意志剛強(qiáng),雖受盡挫折,仍能堅(jiān)持不變,奮斗到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jié)而可不奪之風(fēng)?!挂沧鳌赴僬鄄换亍?、「百折不挫」。
近百折不回 百折不挫 不屈不撓 堅(jiān)韌不拔 絕不屈服
反半途而回 知難而退 一蹶不振 因噎廢食
英語to keep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setbacks (idiom)?, to be undaunted by repeated setbacks, to be indomitable
法語(expr. idiom.)? être inflexible, ne pas se laisser infléchir par les obstacles, Mille revers ne peuvent le faire reculer., lutter avec une volonté inflexible
成語典故
東漢時(shí)期司徒長(zhǎng)史橋玄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同強(qiáng)盜作斗爭(zhēng),建議朝廷頒布律法杜絕綁架事件。因彈劾南陽太守蓋升而辭官回鄉(xiāng),深得曹操的賞識(shí),稱他“有百折而不撓,臨大節(jié)而不可奇之風(fēng)?!?/p>
百折不撓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折 | zhē zhé shé | 扌 | 7畫 | 基本字義 折 zhē(ㄓㄜ) ⒈ ?翻轉(zhuǎn),倒騰:折騰。折跟頭。折個(gè)兒。 其他字義 折 zhé(ㄓㄜˊ) ⒈ ?斷,弄斷:折斷。折桂(喻科舉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慘重的失?。?。 ⒉ ?幼年死亡:夭折。 ⒊ ?彎轉(zhuǎn),屈曲:曲折。轉(zhuǎn)折。周折。折中(對(duì)不同意見采取調(diào)和態(tài)度。亦作“折衷”)。 ⒋ ?返轉(zhuǎn),回轉(zhuǎn):折返。 ⒌ ?損失:損兵折將。 ⒍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撓。 ⒎ ?減少:折壽(減少壽命)。折扣。 ⒏ ?抵作,對(duì)換,以此代彼:折合。折價(jià) |
撓 | náo | 扌 | 9畫 | 基本字義 撓(撓) náo(ㄋㄠˊ) ⒈ ?攪,攪動(dòng):“使水濁者,魚撓之”。 ⒉ ?擾亂,阻止:撓亂。阻撓。 ⒊ ?彎曲(喻屈服):撓曲( qū )。撓折。撓志(屈節(jié)從人)。百折不撓。 ⒋ ?搔,輕輕抓:撓癢。 異體字 撓 漢英互譯 flinch、scratch、yield 造字法 形聲:從扌、堯聲 English scratch; disturb, bother; submit |
不 | bù fǒu | 一 | 4畫 | 基本字義 不 bù(ㄅㄨˋ) ⒈ ?副詞。 ⒉ ?用在動(dòng)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⒊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其他字義 不 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not 相關(guān)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
百 | bǎi | 白 | 6畫 | 基本字義 百 bǎi(ㄅㄞˇ) ⒈ ?數(shù)名,十個(gè)十(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佰”代):百步穿楊。百兒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貨。百姓(人民)。百般。百煉成鋼。百無聊賴。百?gòu)U俱興( xīng )。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huì)意:從一、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