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新革故
拼音dǐng xīn gé gù
注音ㄉ一ㄥˇ ㄒ一ㄣ ㄍㄜˊ ㄍㄨˋ
感情鼎新革故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破舊立新。
近義詞推陳出新、破舊立新、滌故更新
反義詞因循守舊
英語drop old habits and reform
詞語解釋
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 ]
⒈ ?《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舊時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后泛指事物的破舊立新。
引證解釋
⒈ ?亦省作“鼎革”。
引《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參同契》卷上:“御政之首,鼎新革故?!?br />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序》:“配造物而相嫵媚,爭妍競巧于鼎新革故之際。”
隋 許善心 《神雀頌》:“質文鼎革,沿習因成?!?br />唐 徐浩 《謁禹廟》詩:“鼎革固天啟,運興匪人謀?!?br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渡江》:“朝廷多故,須知鼎革天之數(shù)?!?br />郭沫若 《我的學生時代》:“而且在那鼎革的時期,學校多是奉行故事。”
國語辭典
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 ]
⒈ ?建立新制,革除舊弊。漢·魏伯陽也作「革故鼎新」、「革舊鼎新」。
引《周易參同契·君臣御政》:「御政之首,鼎新革故?!?/span>
鼎新革故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新 | xīn | 斤 | 13畫 | 基本字義 新 xīn(ㄒ一ㄣ) ⒈ ?剛有的,剛經(jīng)驗到的;初始的,沒有用過的,與“舊”、“老”相對:新生。新鮮。新奇。新貴。新綠。新星。新秀。新聞。新陳代謝。 ⒉ ?性質改變得更好,與“舊”相對:改過自新。推陳出新。 ⒊ ?不久以前,剛才:新近。 ⒋ ?表示一種有異于舊質的狀態(tài)和性質:新時代。新社會。新觀念。新思維。 ⒌ ?稱結婚時的人或物:新娘。新郎。新房。 ⒍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簡稱。 ⒎ ?姓。 異體字 薪 漢英互譯 n |
故 | gù | 攵 | 9畫 | 基本字義 故 gù(ㄍㄨˋ) ⒈ ?意外的事情:事故。變故。故障。 ⒉ ?原因:緣故。原故。 ⒊ ?有心,存心:故意。故殺(有意謀殺)。明知故犯。 ⒋ ?老,舊,過去的,原來的:故事(a.舊事,成例;b.有連貫性的比較完整的事情,比較適合于口頭講述,“事”讀輕聲)。故人。故鄉(xiāng)。故土(故鄉(xiāng))。故園(故鄉(xiāng))。故居。故國(故鄉(xiāng),亦指祖國)。故紙堆(泛指舊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舊的,建立新的)。故 |
革 | gé | 革 | 9畫 | 基本字義 革 gé(ㄍㄜˊ) ⒈ ?去了毛經(jīng)過加工的獸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⒉ ?改變: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變命運;b.現(xiàn)指改變社會制度、建立新社會的群眾運動;c.亦指改造舊技術、舊思想的運動)。改革。變革。 ⒊ ?取消,除掉:革除。革職。革故鼎新(去除舊的,建立新的)。 ⒋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⒌ ?姓。 異體字 ? ? 諽 愅 韚 漢英互譯 change、hide、leather、transform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eather, animal hides; r |
鼎 | dǐng | 鼎 | 12畫 | 基本字義 鼎 dǐng(ㄉ一ㄥˇ) ⒈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鑊。 ⒉ ?鍋:鼎罐。鼎鍋。 ⒊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問鼎。鼎祚(國運)。 ⒋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對峙:鼎峙。鼎足之勢。 ⒌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⒍ ?正當,正在:鼎盛( shèng )。 異體字 ? 鐤 鼑 ?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