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抄西襲
拼音dōng chāo xī xí
注音ㄉㄨㄥ ㄔㄠ ㄒ一 ㄒ一ˊ
繁體東抄西襲
感情東抄西襲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yǔ)、定語(yǔ)、賓語(yǔ);指抄襲別人的作品。
謎語(yǔ)文字盜賊
英語(yǔ)plagiarize from different sources(copy a bit from here and plagiarize a little from there)
詞語(yǔ)解釋
東抄西襲[ dōng chāo xī xí ]
⒈ ?這里抄一點(diǎn),那里摘一些。指拼湊剽竊。
例毓生又會(huì)想法,把人家譯就的西文書(shū)籍,東抄西襲,作為自己譯的東文稿子。印出來(lái)的,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幾位維新朋友慕名來(lái)訪他?!段拿餍∈贰?/span>
英plagiariz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copy a bit from here and plagiarize a little from there;
引證解釋
⒈ ?胡亂抄襲別人的文章。
引《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 又會(huì)想法,把人家譯就的西文書(shū)籍,東抄西襲,作為自己譯的東文稿子,印出來(lái),人家看得佩服?!?/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東抄西襲[ dōng chāo xī xí ]
⒈ ?比喻多方剽竊他人的作品。
引《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又會(huì)想法,把人家譯就的西文書(shū)籍,東抄西襲,作為自己譯的東文稿子。印出來(lái),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幾位維新朋友,慕名來(lái)訪他。」
東抄西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襲 | xí | 衣 | 11畫(huà) | 基本字義 襲(襲) xí(ㄒ一ˊ) ⒈ ?趁敵人不備時(shí)攻擊:襲擊。襲擾。夜襲。偷襲。侵襲。 ⒉ ?觸及:寒氣襲人?!胺挤品瀑庖u予”。 ⒊ ?照樣做,照樣繼續(xù)下去:因襲。沿襲。世襲。 ⒋ ?量詞,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襲。 ⒌ ?衣上加衣,引申為重迭:“襲朝服”。“山三襲,陟”。 ⒍ ?合,和:“齊秦襲”。 異體字 襲 ? 漢英互譯 follow the pattern of、raid 造字法 形聲:下形上聲 |
西 | xī | 覀 | 6畫(huà) | 基本字義 西 xī(ㄒ一) ⒈ ?方向,太陽(yáng)落下的一邊,與“東”相對(duì):西面。西曬。西域。西方。西席(舊時(shí)對(duì)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亦稱“西賓”)。西宮(借指妃嬪)。 ⒉ ?事物的樣式或方法屬于西方的(多指歐美各國(guó)):西學(xué)。西畫(huà)。西餐。西醫(yī)。 ⒊ ?姓。 異體字 棲 覀 ? 鹵 卥 漢英互譯 west、Western 相關(guān)字詞 中、東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
東 | dōng | 一 | 5畫(huà) | 基本字義 東(東) 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陽(yáng)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duì):東方。東經(jīng)(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jīng)度或經(jīng)線)。東山再起(喻失勢(shì)之后,重新恢復(fù)地位)。付諸東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請(qǐng)客的主人,亦稱“東道”、“作東”)。 ⒊ ?姓。 異體字 東 漢英互譯 east 相關(guān)字詞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 eastern, eastward |
抄 | chāo | 扌 | 7畫(huà) | 基本字義 抄 chāo(ㄔㄠ) ⒈ ?謄寫(xiě),照原文寫(xiě):抄本。抄寫(xiě)。抄襲。傳抄。 ⒉ ?搜查而沒(méi)收:抄沒(méi)( mò )。抄家。抄斬。 ⒊ ?走簡(jiǎn)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⒋ ?同“綽”2。 異體字 劋 鈔 挱 漢英互譯 copy、lift、search、transcribe 造字法 形聲:從扌、少聲 English copy, confiscate, se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