頰上三毛
拼音jiá shàng sān máo
注音ㄐ一ㄚˊ ㄕㄤˋ ㄙㄢ ㄇㄠˊ
繁體頰上三毛
感情頰上三毛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近義詞頰上三毫
詞語解釋
頰上三毛[ jiá shàng sān máo ]
⒈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裴叔則,頬上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后遂用作典故。以“頰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引證解釋
⒈ ?后遂用作典故。以“頰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 畫 裴叔則,頬上益三毛。人問其故? 顧 曰:‘ 裴楷 儁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串嬚邔ぶ?,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br />清 李漁 《意中緣·卷簾》:“待畫箇嶺上孤松,當做頰上三毛?!?br />清 毛際可 《<今世說>序》:“蓋筆墨靈雋,得其神似,所謂頰上三毛者也?!?/span>
頰上三毛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上 | shàng shǎng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上 shàng(ㄕㄤˋ) ⒈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⒉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⒊ ?等級和質(zhì)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⒋ ?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車。上升。 ⒌ ?去,到:上街。 ⒍ ?向前進:沖上去。 ⒎ ?增加:上水。 ⒏ ?安裝,連綴: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⒐ ?涂:上藥。 ⒑ ?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上課。上班。 ⒒ ?擰緊發(fā)條 |
三 | sān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三 sān(ㄙㄢ) ⒈ ?數(shù)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數(shù):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毛 | máo | 毛 | 4畫 | 基本字義 毛 máo(ㄇㄠˊ) ⒈ ?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毛筆。羽毛。毛織品。毛骨悚然。輕于鴻毛。 ⒉ ?像毛的東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⒊ ?衣物上的霉菌:老沒見太陽都長毛了。 ⒋ ?粗糙,沒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計)。毛坯。 ⒌ ?不是純凈的:毛利。毛重。 ⒍ ?行動急躁:毛躁。 ⒎ ?驚慌失措,主意亂了:把他嚇毛了。 ⒏ ??。好?。毛孩子。毛毛雨。 ⒐ ?貨幣貶值:錢毛了。 ⒑ ?量詞,用于錢幣,等于“角”,一圓 |
頰 | jiá | 頁 | 12畫 | 基本字義 頰(頰) jiá(ㄐ一ㄚˊ) ⒈ ?臉的兩側:臉頰。雙頰。頰上添毫(喻文章精心潤色,描寫生動)。 異體字 頰 頬 脥 漢英互譯 chap、cheek、gena 造字法 形聲:從頁、夾聲 English cheeks, ja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