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落帽
拼音lóng shān luò mào
注音ㄌㄨㄥˊ ㄕㄢ ㄌㄨㄛˋ ㄇㄠˋ
繁體龍山落帽
感情龍山落帽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的氣度。
成語典故
東晉時期,大將軍桓溫在重陽佳節(jié)帶上手下一行到龍山游玩,并設(shè)宴暢飲。席間,才學(xué)過人的幕僚孟嘉因戴不慣軍帽,帽子被風(fēng)吹落。桓溫讓參軍孫盛寫一篇文章與他的帽子放在一塊嘲笑他。孟嘉立即從容地寫出一篇理由充分的答文。
龍山落帽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山 | shān | 山 | 3畫 | 基本字義 山 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喻沖突或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的緊張氣氛)。 ⒉ ?形狀像山的:山墻(人字形房屋兩側(cè)的墻壁。亦稱“房山”)。 ⒊ ?形容大聲:山響。山呼萬歲。 ⒋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
帽 | mào | 巾 | 12畫 | 基本字義 帽 mào(ㄇㄠˋ) ⒈ ?蓋頭的東西:帽子。草帽。涼帽。軍帽。禮帽。 ⒉ ?器物的頂罩或套兒:筆帽兒。螺絲帽兒。 異體字 ? 冃 冒 漢英互譯 cap 造字法 形聲:從巾、冒聲 English hat, cap; cap-like tops |
龍 | lóng | 龍 | 5畫 | 基本字義 龍(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diǎn)睛。龍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學(xué)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⒊ ?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體。龍袍。 ⒋ ?姓。 異體字 龍 竜 龒 ? ? 漢英互譯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落 | là luò lào | 艸 | 12畫 | 基本字義 落 là(ㄌㄚˋ) ⒈ ?丟下,遺漏:丟三落四。落了一個字。 其他字義 落 luò(ㄌㄨㄛˋ) ⒈ ?掉下來,往下降:降落。落下。零落(a.葉子脫落,如“草木落落”;b.衰敗,如“一片落落景象”;c.稀疏,如“槍聲落落”)。脫落。落葉。落淚。落潮。落英。落日。落體。落座。隕落。落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擊陷害)。落雁沉魚。葉落歸根。 ⒉ ?衰?。簺]( mò )落。破落。衰落。淪落。流落。落泊(a.潦倒失意;b.豪邁,不拘束,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