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顏婢膝
拼音nú yán bì xī
注音ㄋㄨˊ 一ㄢˊ ㄅ一ˋ ㄒ一
繁體奴顔婢膝
正音“婢”,不能讀作“bēi”;“膝”,不能讀作“qī”。
感情奴顏婢膝是貶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辨形“顏”,不能寫作“彥”、“諺”;“婢”,不能寫作“卑”。
辨析見“卑躬屈膝”。
近義詞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奴顏媚骨
反義詞高風(fēng)亮節(jié)、剛正不阿、威武不屈
英語servile flattery
俄語раболепетво(пресмыкáтельство)
日語卑屈(ひくつ)に媚(こ)び諂(へつら)う
德語Speichelleckerei und Kriechertum(servil)
法語attitude servile(vile complaisance)
詞語解釋
奴顏婢膝[ nú yán bì xī ]
⒈ ?形容奴氣十足、討好奉承的樣子。
英be all servility; bend one's knees before; subservient like a slave;
引證解釋
⒈ ?形容諂媚討好,卑躬屈膝的奴才相。
引唐 陸龜蒙 《江湖散人歌》:“奴顏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為狂癡?!?br />《明史·劉策傳》:“今秉政者 從哲,文炳 鄉(xiāng)人,奴顏婢膝,任好為之?!?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七回:“我不像一班奴顏婢膝的,只知道巴結(jié)上司,自以為規(guī)矩的了不得。”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可是反過來看看我們的統(tǒng)治者吧--他們荒淫無恥,他們對(duì)外奴顏婢膝,甘心賣國求榮?!?/span>
國語辭典
奴顏婢膝[ nú yán bì xī ]
⒈ ?譏人奴才相十足,卑屈取媚的樣子。也作「奴顏婢睞」。
引《宋史·卷四二二·陳仲微傳》:「俛首吐心,奴顏婢膝?!?br />《三國演義·第九三回》:「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dāng)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span>
近卑躬屈膝 卑恭屈節(jié) 奴顏婢色
反笑傲公卿 趾高氣揚(yáng)
成語典故
南宋時(shí)期,南宋與入侵的元兵交戰(zhàn)。宋朝兵力不足,因此總是打敗仗,國家面臨著滅亡的危機(jī)。但是昏庸的宋朝皇帝卻仍然只顧享樂,而宰相賈似道則隱瞞敵情。大臣陳仲微知道情況十分嚴(yán)重,便告訴皇帝說:“高宗在位時(shí),君臣都十分昏庸,敵人攻打進(jìn)來時(shí),那些人向敵人屈膝投降,就像奴才一樣滿臉堆笑,像婢女一樣跪下求饒,我們應(yīng)該引以為戒??!”可是昏庸的宋君根本不放在心上,后來南宋就滅亡了。
奴顏婢膝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顏 | yán | 頁 | 15畫 | 基本字義 顏(顔) yán(一ㄢˊ) ⒈ ?面容,臉色,臉面:容顏。開顏。顏面。顏色。笑逐顏開。鶴發(fā)童顏。 ⒉ ?色彩:顏料。五顏六色。 ⒊ ?姓。 異體字 顏 顔 漢英互譯 colour、face 造字法 形聲:從頁、彥聲 English face, facial appearance |
膝 | xī | 月 | 15畫 | 基本字義 膝 xī(ㄒ一) ⒈ ?大腿和小腿相連的關(guān)節(jié)的前部:膝蓋骨(亦稱“髕骨”)。護(hù)膝。屈膝。膝眼。膝下(子女幼時(shí)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對(duì)父母的敬辭)。奴顏卑膝。 異體字 厀 ? 漢英互譯 knee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knee |
奴 | nú | 女 | 5畫 | 基本字義 奴 nú(ㄋㄨˊ) ⒈ ?階級(jí)社會(huì)中受壓迫、剝削、役使的沒有人身自由的人:農(nóng)奴。奴隸。奴婢(男女奴仆)。奴顏婢膝。奴性。 ⒉ ?像對(duì)待奴隸那樣地:奴役。奴使。 ⒊ ?使人甘受奴役地:奴化。 異體字 ? 僅 漢英互譯 enslave、slave 相關(guān)字詞 仆、主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女、從又 English slave, servant |
婢 | bì | 女 | 11畫 | 基本字義 婢 bì(ㄅ一ˋ) ⒈ ?被役使的女子:奴婢。婢女。奴顏婢膝。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lave-girl 造字法 形聲:從女、卑聲 English servant girl; your serv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