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
拼音qǐ yǒu cǐ lǐ
注音ㄑ一ˇ 一ㄡˇ ㄘˇ ㄌ一ˇ
繁體豈有此理
正音“豈”,不能讀作“qī”。
感情豈有此理是貶義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分句;含貶義。
辨形“理”,不能寫作“禮”。
歇后語雞蛋教訓(xùn)母雞
謎語先擦油后剪發(fā)
近義詞莫名其妙、不可思議
反義詞天經(jīng)地義、合情合理
英語darned(how unreasonable)
俄語что за безобразие!
日語そんなばかなことがあるもんか,けしからぬ
德語wo gibt es so etwas(das ist doch die Hǒhe!)
法語absurde(contraire au bon sens)
詞語解釋
豈有此理[ qǐ yǒu cǐ lǐ ]
⒈ ?哪有這樣的道理。
例天下豈有此理耶?——《南齊書·虞悰傳》
英how unreasonable;
引證解釋
⒈ ?哪有這個道理。謂極其荒謬,斷無此理。
引《南齊書·虞悰傳》:“鬱林 廢, 悰 竊嘆曰:‘ 王 徐 遂縛袴廢天子,天下豈有此理邪?’”
《朱子語類》卷十六:“如人腹痛,畢竟是腹中有些冷積,須用藥驅(qū)除去這冷積,則其痛自止;不先除去冷積而但欲痛之自止,豈有此理?”
清 李漁 《比目魚·偕亡》:“難道我和他這段姻緣就是這等罷了不成,豈有此理。”
巴金 《滅亡》第七章:“然而 袁潤身 卻憤憤地說了:‘ 大心,豈有此理,你簡直在罵人了?!?br />亦作“豈有是理”。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奪人所有,豈有是理?”
國語辭典
豈有此理[ qǐ yǒu cǐ lǐ ]
⒈ ?那有這種道理。意謂斷無此理。表示憤怒之詞。
引《南齊書·卷三七·虞悰傳》:「郁林廢,悰竊嘆曰:『王、徐遂縛褲廢天子,天下豈有此理邪?』」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豈有此理!你乃宦家之女,偶遭挫折,焉可賤居下流?」
反理所當(dāng)然
豈有此理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有 | yǒu yòu | 月 | 6畫 | 基本字義 有 yǒu(一ㄡˇ) ⒈ ?存在:有關(guān)。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 ⒉ ?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 ⒊ ?表示發(fā)生、出現(xiàn):有病。情況有變化。 ⒋ ?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 ⒌ ?表示大、多:有學(xué)問。 ⒍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 ⒎ ?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 ⒏ ?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其他字義 有 yòu(一ㄡˋ) ⒈ ?古同“又”,表示整數(shù)之外再加零數(shù)。 異 |
理 | lǐ | 王 | 11畫 | 基本字義 理 lǐ(ㄌ一ˇ) ⒈ ?物質(zhì)本身的紋路、層次,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條理。事理。 ⒉ ?事物的規(guī)律,是非得失的標準,根據(jù):理由。理性。理智。理論。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氣壯。 ⒊ ?自然科學(xué),有時特指“物理學(xué)”:理科,數(shù)理化。理療。 ⒋ ?按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或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加工、處置:理財。理事。管理。自理。修理。總理。 ⒌ ?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yīng):理睬。答理。 ⒍ ?古代指獄官、法官。 |
豈 | qǐ kǎi | 山 | 6畫 | 基本字義 豈(豈) qǐ(ㄑ一ˇ) ⒈ ?助詞,表示反詰(a.哪里,如何,怎么,如“豈敢”,“豈堪”,“豈可”,“豈有此理”;b.難道,如“豈非”,“豈不”,“豈有意乎”)。 其他字義 豈(豈) kǎi(ㄎㄞˇ) ⒈ ?古同“愷”,快樂。 ⒉ ?古同“凱”,勝利的。 異體字 豈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how? what? |
此 | cǐ | 止 | 6畫 | 基本字義 此 cǐ(ㄘˇ) ⒈ ?這,這個,與“彼”相對:此間。此后。此生。長此以往(老是這樣下去)。從此。因此。 ⒉ ?這里,這兒:到此為止。 異體字 漢英互譯 this 相關(guān)字詞 彼 造字法 會意:從匕,止聲 English this, these; in this case, t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