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
拼音sān yán liǎng yǔ
注音ㄙㄢ 一ㄢˊ ㄌ一ㄤˇ ㄩˇ
繁體三言兩語
正音“語”,不能讀作“yù”。
感情三言兩語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說話簡明扼要。
辨形“語”,不能寫作“雨”。
辨析三言兩語和“片言只語”;都形容簡短的幾句話。但“片言只語”側(cè)重于“簡短、零碎”;并可以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三言兩語側(cè)重很少幾句。
歇后語五句話分兩次講
謎語五講;合起來五句話
近義詞簡明扼要、只言片語
反義詞喋喋不休、長篇大論
英語in a few words
俄語в двух словáх(вкрáтце)
日語二言三言 (ふたことみこと)
德語in wenigen Worten
詞語解釋
三言兩語,三言兩句[ sān yán liǎng yǔ,sān yán liǎng jù ]
⒈ ?用幾句話。
例這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英in a few words;
⒉ ?簡短地說。
例她總是圍著圍裙走來走去,三言兩語地跟每一個(gè)人交談。
英short;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三言兩句”。指簡短的言辭。
引元 施惠 《幽閨記·姊妹論思》:“有三言兩語,寄也無因?!?br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兩句,管教他隨順哥哥便了?!?br />《紅樓夢》第六七回:“有一個(gè)道士,三言兩語,把一個(gè)人度了去了?!?br />魯迅 《書信集·致曹白》:“因?yàn)檫@和他一生的生活,境遇,工作,掙扎相關(guān),三言兩語,實(shí)難了結(jié)。”
國語辭典
三言兩語[ sān yán liǎng yǔ ]
⒈ ?形容言語簡短,不多說話。也作「三言兩句」。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三言兩語,不聽時(shí)也只索罷了?!?br />《紅樓夢·第六七回》:「說有一個(gè)道士,三言兩語把一個(gè)人度了去了;又說一陣風(fēng)刮了去了?!?/span>
反喋喋不休 滔滔不絕 夸夸其談 千言萬語 絮絮不休
三言兩語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語 | yǔ yù | 讠 | 9畫 | 基本字義 語(語) yǔ(ㄩˇ) ⒈ ?話:語言。漢語。英語。語錄。語匯。語重心長。 ⒉ ?指“諺語”或“古語”:語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⒊ ?代替語言的動(dòng)作:手語。旗語。 ⒋ ?說:細(xì)語。低語。 其他字義 語(語) yù(ㄩˋ) ⒈ ?告訴:不以語人。 異體字 語 漢英互譯 Punjabi 造字法 形聲:從讠、吾聲 English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
言 | yán | 言 | 7畫 | 基本字義 言 yán(一ㄢˊ) ⒈ ?講,說:言說。言喻。言道。言歡。言情。言必有中( zhòng )(一說就說到點(diǎn)子上)。 ⒉ ?說的話:言論。言辭(亦作“言詞”)。語言。言語。言簡意賅。 ⒊ ?漢語的字:五言詩。七言絕句。洋洋萬言。 ⒋ ?語助詞,無義:言歸于好。“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⒌ ?姓。 異體字 ?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say、speech、talk、word 相關(guān)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 speech; speak, say |
三 | sān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三 sān(ㄙㄢ) ⒈ ?數(shù)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數(shù):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兩 | liǎng | 一 | 7畫 | 基本字義 兩(兩) liǎng(ㄌ一ㄤˇ) ⒈ ?數(shù)目,二。一般用于量詞和“個(gè)、半、千、萬、億”前:兩個(gè)黃鸝。兩本書。 ⒉ ?雙方:兩可。兩邊。兩便(客套用語,彼此方便)。兩旁。兩側(cè)。兩袖清風(fēng)。兩敗俱傷。 ⒊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十兩(一市斤。舊制為十六兩一市斤)。半斤八兩(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含貶義)。 ⒋ ?表示不定數(shù)目:兩下子。兩著兒( zhāor )。 異體字 兩 両 ? 漢英互譯 liang、tael、twai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wo, both, pair, 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