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貞五烈
拼音sān zhēn wǔ liè
注音ㄙㄢ ㄓㄣ ㄨˇ ㄌ一ㄝˋ
繁體三貞五烈
感情三貞五烈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yǔ)、定語(yǔ);指封建社會(huì)贊譽(yù)婦女的貞烈。
近義詞三貞九烈
英語(yǔ)ready to die to preserve her chastity
詞語(yǔ)解釋
三貞五烈[ sān zhēn wǔ liè ]
⒈ ?見(jiàn)“三貞九烈”。
引證解釋
⒈ ?見(jiàn)“三貞九烈”。
三貞五烈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貞 | zhēn | 貝 | 6畫(huà) | 基本字義 貞(貞) zhēn(ㄓㄣ) ⒈ ?堅(jiān)定,有節(jié)操:忠貞不渝。堅(jiān)貞不屈。貞節(jié)。貞士(忠貞之士)。 ⒉ ?舊禮教中束縛女子的一種道德觀念,指婦女不改嫁等:貞女。貞烈。貞操(同“貞節(jié)”)。貞淑。 ⒊ ?占,卜,問(wèn)卦:貞卜。 ⒋ ?古同“楨”,楨干( gàn )。 異體字 貞 漢英互譯 chastity、faithful、loyal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卜、從貝 |
五 | wǔ | 二 | 4畫(huà) | 基本字義 五 wǔ(ㄨˇ) ⒈ ?數(shù)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xiě)“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guó)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quán)的時(shí)期)。五帝(中國(guó)傳說(shuō)中的五個(gè)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 |
三 | sān | 一 | 3畫(huà) | 基本字義 三 sān(ㄙㄢ) ⒈ ?數(shù)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xiě)“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guó)(中國(guó)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數(shù):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烈 | liè | 灬 | 10畫(huà) | 基本字義 烈 liè(ㄌ一ㄝˋ) ⒈ ?火勢(shì)猛;引申為猛,厲害:烈火。烈焰。烈酒。烈馬。烈性。激烈。劇烈。 ⒉ ?氣勢(shì)盛大:轟轟烈烈。 ⒊ ?剛直,有高貴品格的;為正義而死難的:烈女。壯烈。先烈。烈士。 ⒋ ?功業(yè):功烈。 ⒌ ?古同“列”,行列。 異體字 烮 煭 漢英互譯 intense、stern、strong、upright、violent 造字法 形聲:從灬、列聲 English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