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成章
拼音xià bǐ chéng zhāng
注音ㄒ一ㄚˋ ㄅ一ˇ ㄔㄥˊ ㄓㄤ
繁體下筆成章
正音“章”,不能讀作“zāng”。
感情下筆成章是褒義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辨形“章”,不能寫作“張”。
辨析下筆成章和“出口成章”;都指人思維敏捷。但下筆成章指寫得快;而“出口成章”偏重指善于言談;話說出來就成了文章。
謎語書法
近義詞出口成章
反義詞江郎才盡
英語have a ready pen(write a composition without the need for a draft)
日語文(ぶん)を作(つく)るのに構(gòu)成(こうせい)が早(はや)いこと
詞語解釋
下筆成章[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⒈ ?形容文思敏捷。
引證解釋
⒈ ?形容文思敏捷。
引《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br />《魏書·高閭傳》:“閭 早孤,少好學,博綜經(jīng)史,文才儁偉,下筆成章。”
《金瓶梅詞話》第三一回:“自説此人下筆成章,廣有學問,乃是個才子?!?/span>
國語辭典
下筆成章[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⒈ ?一揮筆即寫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也作「下筆成篇」、「走筆成章」、「走筆成文」。
引《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評曰》:「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br />《隋書·卷七六·文學傳·杜正玄傳》:「正玄應對如響,下筆成章?!?/span>
成語典故
三國時期,曹操的小兒子曹植非常聰明,他讀過很多書,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說自己能言出為論、下筆成章,可以當場作文。他們游覽完畢銅雀臺,曹植很快就寫出《銅雀臺賦》,受到曹操及同行的夸獎。
下筆成章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章 | zhāng | 立 | 11畫 | 基本字義 章 zhāng(ㄓㄤ) ⒈ ?歌曲詩文的段落:章節(jié)。章句。樂章。章回體。順理成章。斷章取義。 ⒉ ?條目,規(guī)程:章程。章法。簡章。黨章。約法三章。 ⒊ ?修理:雜亂無章。 ⒋ ?花紋,文采:黑質(zhì)而白章。 ⒌ ?戳記:圖章。蓋章。 ⒍ ?佩帶的身上的標志:袖章。領章?;照?。像章。 ⒎ ?奏本:奏章。本章。 ⒏ ?古同“彰”,彰明。 ⒐ ?姓。 異體字 嫜 樟 漳 暲 遧 障 鱆 漢英互譯 badge、chapter、order、sura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omposition; chapter, |
下 | xià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下 xià(ㄒ一ㄚˋ) ⒈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下層。下款。 ⒉ ?等級低的:下級。下品。下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shù)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shù),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⒊ ?方面,方位:兩下都同意。 ⒋ ?次序或時間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⒌ ?由高處往低處,降落:下山。下車。下馬。下達。 ⒍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⒎ ?進入:下海。 ⒏ ?投送:下書。 ⒐ ?到規(guī)定時間 |
成 | chéng | 戈 | 6畫 | 基本字義 成 chéng(ㄔㄥˊ) ⒈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⒉ ?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的形態(tài)或狀況:成形。成性。成人。自學成才。蔚然成風。 ⒊ ?變?yōu)椋洪L成。變成。 ⒋ ?可以,能行:成,就這么辦。 ⒌ ?稱贊人能力強:他辦事麻利,真成。 ⒍ ?夠,達到一定數(shù)量:成年累( lěi )月。 ⒎ ?已定的,定形的:成規(guī)。成俗。成見。成例。成竹在胸。 ⒏ ?十分之一: |
筆 | bǐ | 毛 | 10畫 | 基本字義 筆(筆) bǐ(ㄅ一ˇ) ⒈ ?寫字、畫圖的工具:毛筆。鋼筆。鉛筆。筆架。筆膽。 ⒉ ?組成漢字的點、橫、直、撇、捺等:筆畫。筆順。筆形。筆道。 ⒊ ?用筆寫,寫作的:筆者。代筆。筆耕。筆談。筆誤。筆譯。筆戰(zhàn)。筆名。 ⒋ ?寫字、畫畫、作文的技巧或特色:筆體。筆法。筆力。文筆。工筆。曲筆。伏筆。 ⒌ ?像筆一樣直:筆直。筆挺。筆陡。 ⒍ ?量詞,指錢款:一筆錢。 ⒎ ?指散文:“謝玄暉善為詩,任彥升工于筆”。隨筆。 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