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軍
拼音yǒng guàn sān jūn
注音ㄩㄥˇ ㄍㄨㄢˋ ㄙㄢ ㄐㄨㄣ
繁體勇冠三軍
正音“冠”,不能讀作“guān”。
感情勇冠三軍是中性詞。
用法動(dòng)賓式;作補(bǔ)語(yǔ)、賓語(yǔ);形容人的英勇。
辨形“冠”,不能寫作“寇”。
近義詞勇者無(wú)懼
反義詞畏敵如虎
詞語(yǔ)解釋
勇冠三軍[ yǒng guàn sān jūn ]
⒈ ?勇敢為全軍之首。形容勇猛過(guò)人。
引證解釋
⒈ ?勇敢為全軍之首。形容勇猛過(guò)人。
引《后漢書·劉縯傳》:“伯升 部將宗人 劉稷,數(shù)陷陳潰圍,勇冠三軍。”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br />清 王韜 《淞濱瑣話·徐麟士》:“聞君義高千古,勇冠三軍,固一世之英豪,當(dāng)今之俊杰。”
國(guó)語(yǔ)辭典
勇冠三軍[ yǒng guàn sān jūn ]
⒈ ?英勇出眾為三軍之首。形容非常勇猛。也作「氣冠三軍」。
引《三國(guó)志·卷一四·魏書·劉曄傳》:「關(guān)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jù)險(xiǎn)守要,則不可犯矣?!?br />《三國(guó)演義·第二二回》:「田豊、沮授皆忠臣也;顏良、文丑勇冠三軍?!?/span>
勇冠三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勇 | yǒng | 力 | 9畫 | 基本字義 勇 yǒng(ㄩㄥˇ) ⒈ ?有膽量,敢做:勇敢。勇毅。勇氣。勇士。英勇。奮勇。 ⒉ ?中國(guó)清代稱戰(zhàn)爭(zhēng)時(shí)期臨時(shí)招募的兵士:兵勇。勁勇。募勇。 ⒊ ?姓。 異體字 ? 勈 恿 漢英互譯 brave、courageous、valiant 相關(guān)字詞 怯 造字法 形聲:從力、甬聲 English brave, courageous, fierce |
三 | sān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三 sān(ㄙㄢ) ⒈ ?數(shù)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guó)(中國(guó)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數(shù):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軍 | jūn | 冖 | 6畫 | 基本字義 軍(軍) jūn(ㄐㄨㄣ) ⒈ ?武裝部隊(duì):軍威。軍服。行( xíng )軍。軍功。軍犬。軍備。軍紀(jì)。軍銜。軍閥。軍令狀。異軍突起。潰不成軍。 ⒉ ?軍隊(duì)的編制單位,是“師”的上一級(jí)。 ⒊ ?泛指有組織的集體:勞動(dòng)大軍。 異體字 軍 漢英互譯 army corps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
冠 | guān guàn | 冖 | 9畫 | 基本字義 冠 guān(ㄍㄨㄢ) ⒈ ?帽子:衣冠。冠戴。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⒉ ?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冠子。雞冠。樹冠。冠狀動(dòng)脈。 其他字義 冠 guàn(ㄍㄨㄢˋ) ⒈ ?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冠。 ⒉ ?超出眾人,居第一位:冠軍。 ⒊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oronal、coronet、crest、hat、precede、put on a hat、the best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冖、從寸、從元 English cap, crown, headg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