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絲麻線
拼音zào sī má xiàn
注音ㄗㄠˋ ㄙ ㄇㄚˊ ㄒ一ㄢˋ
繁體皁絲麻綫
感情皂絲麻線是貶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詞語解釋
皂絲麻線[ zào sī má xiàn ]
⒈ ?見“皂絲麻線”。
引證解釋
⒈ ?見“皂絲麻線”。亦作“皂絲麻綫”。比喻是非混亂,糾纏不清。
引《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自半路遇見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絲麻線,要勒掯我回去?”
《清平山堂話本·錯認(rèn)尸》:“在我家中,我自照管著他,有甚皂絲麻線?!?br />《水滸傳》第二六回:“如今這事有甚難處,只使火家自去殮了,就問他幾時出喪。若是停喪在家,待 武松 歸來出殯,這個便沒甚么皂絲麻綫?!?/span>
國語辭典
皂絲麻線[ zào sī má xiàn ]
⒈ ?比喻細(xì)微的糾葛或牽連?!冈怼刮墨I(xiàn)異文作「皂」。也作「半絲麻線」、「絲麻皂線」。
引《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自半路遇見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絲麻線,要勒掯我回去?」
《水滸傳·第二六回》:「若是停喪在家,待武松歸來出殯,這個便沒甚么皂絲麻線?!?/span>
皂絲麻線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皂 | zào | 白 | 7畫 | 基本字義 皂 zào(ㄗㄠˋ) ⒈ ?黑色:皂靴。不分皂白(喻不問是非)。 ⒉ ?差役:皂隸(古代賤役,后專以稱衙門里的差役)。 異體字 皁 漢英互譯 black、soap 相關(guān)字詞 白 造字法 會意:從白、從七 English soap; black; menial servant |
線 | xiàn | 纟 | 8畫 | 基本字義 線(綫) xiàn(ㄒ一ㄢˋ) ⒈ ?用絲、棉、麻、金屬等制成的細(xì)長可以任意曲折的東西:絲線。棉線。線圈。線材。線繩。 ⒉ ?幾何學(xué)上指一個點任意移動所構(gòu)成的圖形:直線。曲線。線條。 ⒊ ?像線的東西:光線。視線。線索(a.事情的頭緒或門徑;b.文學(xué)作品中情節(jié)發(fā)展的脈絡(luò)或文章的思路)。戰(zhàn)線。生命線。 ⒋ ?量詞,用于抽象事物,數(shù)詞限用“一”,表示極少:一線希望。 異體字 綫 線 絤 漢英互譯 line、thread、string、route 造字法 形聲 |
絲 | sī | 一 | 5畫 | 基本字義 絲(絲) sī(ㄙ) ⒈ ?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是織綢緞等的原料:蠶絲。絲綢。緙(kè)絲(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亦作“刻絲”)。 ⒉ ?像絲的東西:鐵絲。菌絲。肉絲。游絲。 ⒊ ?計量單位名,10忽是1絲,10絲是1毫。 ⒋ ?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一絲不差。 一絲笑容。 ⒌ ?綿長的思緒或感情:情絲。愁絲。 ⒍ ?指弦樂器: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竹指管樂器)。 異體字 絲 漢英互譯 a threadlike thing、silk、thread 造 |
麻 | má | 麻 | 11畫 | 基本字義 麻 má(ㄇㄚˊ) ⒈ ?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 ⒉ ?指“芝麻”:麻醬。麻油。 ⒊ ?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 ⒋ ?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⒌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 ⒍ ?帶細(xì)碎斑點的:麻雀。麻蠅。 ⒎ ?喻紛亂:麻亂。麻沸。 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