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敵國
拼音zhōu zhōng dí guó
注音ㄓㄡ ㄓㄨㄥ ㄉ一ˊ ㄍㄨㄛˊ
繁體舟中敵國
感情舟中敵國是貶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眾叛親離
詞語解釋
舟中敵國[ zhōu zhōng dí guó ]
⒈ ?同船的人都成了敵人。指眾叛親離。語本《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引證解釋
⒈ ?同船的人都成了敵人。指眾叛親離。
引語本《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顧而謂 吳起 曰:‘美哉乎山 河 之固,此 魏國 之寶也!’ 起 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br />唐 陸贄 《論關(guān)中事宜狀》:“是知立國之安危在勢,任事之濟否在人,勢茍安則異類同心也,勢茍危則舟中敵國也。”
國語辭典
舟中敵國[ zhōu zhōng dí guó ]
⒈ ?同船的人都成了仇敵。語本比喻親信叛離。唐·陸贄〈論關(guān)中事宜狀〉:「是知立國之安危在勢,任事之濟否在人。勢茍安,則異類同心也;勢茍危,則舟中敵國也?!?/p>
引《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span>
近親信背叛
成語典故
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吳起聽說魏文侯很聰明賢能,就去投靠魏國,被任命魏軍的統(tǒng)領(lǐng),對付秦國和韓國。魏文侯死后,魏武侯乘船時說江山多美好。吳起說如不施行仁政,那么共乘的小船上也會有敵國的存在,魏武侯贊同他的觀點。
舟中敵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舟 | zhōu | 舟 | 6畫 | 基本字義 舟 zhōu(ㄓㄡ) ⒈ ?船:舟輯。龍舟。輕舟。一葉扁舟。泛舟。同舟共濟。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oat 造字法 象形:像船形 English boat, ship; KangXi radical 137 |
中 | zhōng zhòng | 丨 | 4畫 | 基本字義 中 zhōng(ㄓㄨㄥ) ⒈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 dàng )中。中原。中華。 ⒉ ?在一定范圍內(nèi),里面:暗中。房中。中飽。 ⒊ ?性質(zhì)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中等。中流砥柱。 ⒋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中。 ⒌ ?特指“中國”:中式。中文。 ⒍ ?適于,合于:中看。 其他字義 中 zhòng(ㄓㄨㄥˋ) ⒈ ?恰好合上:中選。中獎。中意(會意,滿意)。 ⒉ ?受到,遭受:中毒。中計。 ⒊ ?科 |
國 | guó | 囗 | 8畫 | 基本字義 國(國) guó(ㄍㄨㄛˊ) ⒈ ?有土地、人民、主權(quán)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zhì);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b.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國格。國魂。國是(國家大計,如“共商國國”)。 ⒉ ?特指中國的:國產(chǎn)。國貨。國粹。國樂( yuè ㄩㄝˋ )。國藥。 ⒊ ?姓。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 ? 漢英互譯 |
敵 | dí | 攵 | 10畫 | 基本字義 敵(敵) dí(ㄉ一ˊ) ⒈ ?有利害沖突不能相容的:敵人。敵方。敵寇。 ⒉ ?指敵人:敵后。敵情。敵酋。敵特。輕敵??藬持苿佟?⒊ ?抵擋:寡不敵眾。 ⒋ ?相當:勢均力敵。匹敵。敵手(能力相等的對手)。 ⒌ ?仇視:敵意?!爸T侯敵王所愾”。 異體字 敵 漢英互譯 enemy、fight、foe、oppose 相關(guān)字詞 友、我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enemy, foe, rival; res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