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昃
- 拼音rì zè
- 注音ㄖˋ ㄗㄜ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日昃[ rì zè ]
⒈ ?太陽偏西,約下午二時(shí)左右。
引證解釋
⒈ ?太陽偏西,約下午二時(shí)左右。
引《易·離》:“日昃之離,何可久也?”
三國(guó) 魏 曹植 《雜詩》之三:“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明晨秉機(jī)杼,日昃不成文?!?br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晝而訪問至於日昃,夕而省覽至於夜分。”
清 陳夢(mèng)雷 《華嚴(yán)嶺》詩:“日昃下層岡,遙遙度阡陌?!?/span>
國(guó)語辭典
日昃[ rì zè ]
⒈ ?太陽西斜。也作「日仄」。
引《漢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府?dāng)此之時(shí),紂尚在上,尊卑昏亂,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是以日昃而不暇食也?!?br />《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三》:「明晨秉機(jī)杼,日昃不成文。」
日昃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昃 | zè | 日 | 8畫 | 基本字義 昃 zè(ㄗㄜˋ) ⒈ ?太陽偏西:昃食宵衣(舊時(shí)稱頌帝王勤于政事的套話,太陽偏西時(shí)才吃飯,天未亮就穿衣)。旰昃(天晚,喻勤于政事)。 異體字 昗 造字法 形聲:從日、仄聲 English afternoon; the sun in the afternoon sky; to decline |
日 | rì | 日 | 4畫 | 基本字義 日 rì(ㄖˋ) ⒈ ?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 guǐ )(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cè)定時(shí)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⒉ ?白天,與“夜”相對(duì):日班。 ⒊ ?天,一晝夜:多日不見。今日。日程。 ⒋ ?某一天:紀(jì)念日。 ⒌ ?計(jì)算工作的時(shí)間單位,通常以八小時(shí)或六小時(shí)為一個(gè)工作日。 ⒍ ?時(shí)候:春日。往日。 ⒎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記。日益。 ⒏ |
日昃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日昃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