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力
- 拼音gān lì
- 注音ㄍㄢ ㄌ一ˋ
- 繁體幹力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干力[ gàn lì ]
⒈ ?謂堪任其事的能力。
⒉ ?古代一種供官吏役使的奴仆。
⒊ ?指體力強(qiáng)健。
引證解釋
⒈ ?謂堪任其事的能力。
引《宋書·沉攸之傳》:“初, 攸之 招集才力之士, 隨郡 人 雙泰真 有干力,召不肯來?!?br />宋 范仲淹 《胡公神道碑》:“由是民不被楚,吏不坐責(zé),其干力如此?!?br />明 李東陽 《翰林吳封君墓表》:“君內(nèi)負(fù)干力,奮自樹植。”
⒉ ?古代一種供官吏役使的奴仆。
引《新唐書·沉既濟(jì)傳》:“建中 二年,詔中書、門下兩省,分置待詔官三十,以見官、故官若同正、試、攝九品以上者,視品給俸,至廩、餼、干力、什器、舘宇悉有差。”
宋 徐鉉 《稽神錄·黃魯》:“徐三誨 為撫州録事參軍,其下干力 黃魯 者,郡之俚人?!?/span>
⒊ ?指體力強(qiáng)健。
引《北史·李崇傳》:“崇 辭於 顯陽殿,戎服武飾,志氣奮揚(yáng),時年六十九,干力如少?!?/span>
干力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力 | lì | 力 | 2畫 | 基本字義 力 lì(ㄌ一ˋ) ⒈ ?人和動物筋肉的效能:力氣。力量。 ⒉ ?一切事物的效能:視力。生產(chǎn)力??刂屏?。 ⒊ ?物理學(xué)上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引起運(yùn)動加速或形變:力學(xué)。作用力。保守力。 ⒋ ?用極大的力量:盡力。力挫。力挽狂瀾。 ⒌ ?姓。 異體字 仂 漢英互譯 all one's best、force、power、puissance、streng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
干 | gān gàn | 干 | 3畫 | 基本字義 干(乾) gān(ㄍㄢ) ⒈ ?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yù)(亦作“干與”)。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干祿。干仕。 ⒊ ?關(guān)連,涉及:干系?;ゲ幌喔伞?⒋ ?盾,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大動干戈。 ⒌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邊:“河之干兮”。 ⒎ ?個數(shù):若干。 ⒏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 |
干力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干力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