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
- 拼音sān dào
- 注音ㄙㄢ ㄉㄠ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三道[ sān dào ]
⒈ ?指人子事親的三種孝道,即生養(yǎng)、死葬和祭祀。
⒉ ?三路。
⒊ ?指國體、人事、直言。
⒋ ?三道試題。
⒌ ?指古代軍事理論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引證解釋
⒈ ?指人子事親的三種孝道,即生養(yǎng)、死葬和祭祀。
引《禮記·祭統(tǒng)》:“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喪,喪畢則祭?!?/span>
⒉ ?三路。
引《北史·齊武成帝紀(jì)》:“周 將 楊忠 ……等二十餘萬人,自 恒州 分為三道,殺掠吏人。”
⒊ ?指國體、人事、直言。
引《漢書·晁錯傳》:“選賢良明於國家之大體,通於人事之終始及能直諫者,各有人數(shù),將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當(dāng)此三道?!?br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三道:國體、人事、直言也。”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懋陳三道之要,以光四科之首?!?/span>
⒋ ?三道試題。
引《新唐書·選舉志上》:“答時務(wù)策三道?!?/span>
⒌ ?指古代軍事理論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引宋 蘇洵 《權(quán)書·攻守》:“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
三道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三 | sān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三 sān(ㄙㄢ) ⒈ ?數(shù)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數(shù):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道 | dào | 辶 | 12畫 | 基本字義 道 dào(ㄉㄠˋ) ⒈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⒉ ?指法則、規(guī)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⒊ ?學(xué)術(shù)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xué)。傳道。修道。 ⒋ ?方法,辦法,技術(shù):門道。醫(yī)道。 ⒌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學(xué)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 ⒍ ?指“道教”(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創(chuàng)立于東漢):道觀( guàn )。道士。道姑。道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領(lǐng))。 ⒎ ?指 |
三道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三道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