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禮
- 拼音wǔ lǐ
- 注音ㄨˇ ㄌ一ˇ
- 繁體五禮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五禮[ wǔ lǐ ]
⒈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引證解釋
⒈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
引《書·皋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br />孔 傳:“天次秩有禮,當(dāng)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以接之,使有常?!?br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尚書上》:“所謂五禮者,正謂公、侯、伯、子、男朝聘之禮也?!?/span>
⒉ ?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引《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云:“五禮,吉、兇、軍、賓、嘉?!?br />《隋書·禮儀志一》:“以吉禮敬鬼神,以兇禮哀邦國,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姻好,謂之五禮?!?br />宋 蘇軾 《隆祐宮設(shè)慶宮醮青詞》:“介萬壽之無疆,錫五禮之純備?!?/span>
國語辭典
五禮[ wǔ lǐ ]
⒈ ?古代吉、嘉、賓、軍、兇五種禮儀。
引《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br />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曰:「五禮,吉、兇、軍、賓、嘉?!?br />《隋書·卷六·禮儀志一》:「周公救亂,弘制斯文,以吉禮敬鬼神,以兇禮哀邦國,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姻好,謂之五禮?!?/span>
⒉ ?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的禮。
引《書經(jīng)·皋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漢·孔安國·傳:「天次秩有禮,當(dāng)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以接之使有常?!?/span>
五禮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五 | wǔ | 二 | 4畫 | 基本字義 五 wǔ(ㄨˇ) ⒈ ?數(shù)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quán)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 |
禮 | lǐ | 礻 | 5畫 | 基本字義 禮(禮) lǐ(ㄌ一ˇ) ⒈ ?社會生活中,由于道德觀念和風(fēng)俗習(xí)慣而形成的儀節(jié):婚禮。喪( sāng )禮。典禮。 ⒉ ?符合統(tǒng)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準(zhǔn)則:禮教( jiào )。禮治??思簭?fù)禮。 ⒊ ?表示尊敬的態(tài)度和動作:禮讓。禮遇。禮贊。禮尚往來。先禮后兵。 ⒋ ?表示慶賀、友好或敬意所贈之物:禮物。禮金。獻禮。 ⒌ ?古書名,《禮記》的簡稱。 ⒍ ?姓。 異體字 禮 豊 漢英互譯 ceremony、courtesy、gift、manners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social custom; |
五禮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五禮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