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擿
- 拼音zhǐ tī
- 注音ㄓˇ ㄊ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指擿[ zhǐ tī ]
⒈ ?用手指抓搔。
引證解釋
⒈ ?用手指抓搔。
引《列子·黃帝》:“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br />晉 左思 《嬌女》詩:“顧眄屏風(fēng)畫,如見已指擿。”
⒉ ?指出,挑出缺點(diǎn)錯(cuò)誤。
引《后漢書·李固傳》:“陛下宜開石室,陳圖書,招會(huì)羣儒,引問失得,指擿變象,以求天意?!?br />宋 歐陽修 《論呂夷簡札子》:“蓋其在位之日,專奪國權(quán),脅制中外,人皆畏之,莫敢指擿?!?br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嘗撰銘附上,且求指擿荒謬處見示!”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迨 吳敬梓 《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時(shí)弊?!?/span>
指擿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指 | zhǐ | 扌 | 9畫 | 基本字義 指 zhǐ(ㄓˇ) ⒈ ?手伸出的支體(腳趾亦作“腳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紋。指印。屈指可數(shù)。 ⒉ ?量詞,一個(gè)手指的寬度:下了三指雨。 ⒊ ?(手指或物體尖端)對著,向著:指著。指畫。指南針。指手畫腳。 ⒋ ?點(diǎn)明,告知:指導(dǎo)。指引。指正。指責(zé)。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揮。指日可待。 ⒌ ?直立,豎起:令人發(fā)( fà )指(形容極為憤怒)。 ⒍ ?意向針對:指標(biāo)。指定。 ⒎ ?古同“旨”,意義,目的。 異 |
擿 | tī zhì zhāi | 扌 | 17畫 | 基本字義 擿 tī(ㄊ一) ⒈ ?挑出:“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 ⒉ ?挑剔;指摘:“伏聞諸典校擿抉細(xì)微,吹毛求瑕?!?⒊ ?指使:“衛(wèi)將軍(王)商密擿永令發(fā)去?!?⒋ ?揭發(fā):發(fā)奸擿伏(揭露隱秘罪惡)。 ⒌ ?搜索。 ⒍ ?探。 ⒎ ?剖開;分。 ⒏ ?捶。 其他字義 擿 zhì(ㄓˋ) ⒈ ?搔,撓。 ⒉ ?搔頭,即簪子:“簪以玳瑁為擿?!?⒊ ?古同“擲”,投擲:“擿玉毀珠。” 其他字義 擿 zhāi(ㄓㄞ) ⒈ ?古同“摘”:“綠桑擿 |
指擿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指擿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