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
- 拼音gē dì
- 注音ㄍㄜ ㄉ一ˋ
- 詞性動(dòng)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割地[ gē dì ]
⒈ ?割讓土地,古時(shí)也指割取別國的領(lǐng)土。
例入武關(guān),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故不如亟割地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span>
英cede territory;
引證解釋
⒈ ?分封田邑。
引《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毋以封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幣?!?br />孔穎達(dá) 疏:“王者割出田邑以與諸侯?!?br />《后漢書·隗囂傳》:“儻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計(jì)功割地之秋也?!?/span>
⒉ ?割取土地;割讓土地。
引《戰(zhàn)國策·東周策》:“君若欲因 最 之事,則合 齊 者,君也;割地者, 最 也?!?br />漢 賈誼 《過秦論》:“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賂 秦。”
⒊ ?猶割據(jù)。
引《漢書·張耳陳馀傳》:“夫因天下之力而攻無道之君,報(bào)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業(yè),此一時(shí)也?!?/span>
⒋ ?特指割據(jù)一方的藩鎮(zhèn)。
引唐 元稹 《贈(zèng)王承宗侍中》:“逮居劇鎮(zhèn),益辨長材。每懷戀闕之誠,遂行割地之効。屢陳密款,方俟來朝。”
⒌ ?劃分土地。
引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槐柳楸梓梧柞》:“楸、梓:亦宜割地一方種之。梓、楸各別,無令和雜。”
⒍ ?指收割莊稼。
引崔璇 《一條褲子》:“年年在割地以前,我就把它補(bǔ)得厚厚的。”
國語辭典
割地[ gē dì ]
⒈ ?分封田邑。
引《禮記·月令》:「毋以封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幣?!?br />《后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儻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計(jì)功割地之秋也。」
⒉ ?將領(lǐng)土割讓給他國。
引《戰(zhàn)國策·秦策一》:「燕趙惡齊秦之合,必割地以交于王矣。」
《三國演義·第五九回》:「不如割地請(qǐng)和,兩家且各罷兵?!?/span>
⒊ ?割據(jù)。
引《漢書·卷三二·張耳陳余傳》:「夫因天下之力而攻無道之君,報(bào)父兄之怨而 成割地之業(yè),此一時(shí)也?!?/span>
德語Gebietsabtretungen
割地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割 | gē | 刂 | 12畫 | 基本字義 割 gē(ㄍㄜ) ⒈ ?切斷,截下,劃分出來:割讓。割地。割棄。割舍。割除。割斷。割裂。割據(jù)。交割。割雞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費(fèi)大力氣)。 ⒉ ?災(zāi)害:天降割于我家。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scalpel、shear、skive 造字法 形聲:從刂、害聲 English cut, divide, partition; cede |
地 | dì de | 土 | 6畫 | 基本字義 地 dì(ㄉ一ˋ) ⒈ ?人類生長活動(dòng)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 ⒉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zhì)。地殼。 ⒊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 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⒌ ?地球上的一個(gè)區(qū)域:地區(qū)。此地。 ⒍ ?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⒎ ?所在空間或區(qū)域的部位:地點(diǎn)。目的地。 ⒏ ?人在社會(huì)關(guān)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 ⒐ ?表示思想或行動(dòng)的某種活動(dòng)領(lǐng)域 |
割地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割地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