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南
- 拼音fán nán
- 注音ㄈㄢˊ ㄋㄢ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樊南[ fán nán ]
⒈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別稱。李商隱有《樊南文集》,故常以樊南稱之。
引證解釋
⒈ ?唐 代詩人 李商隱 的別稱。 李商隱 有《樊南文集》,故常以 樊南 稱之。
引卷盦 《蔽廬叢志序》:“語 蕭 《選》、《文心》之編,則違戾庸眾;吟 杜曲、樊南 之句,則匿笑僮僕。”
羅惇曧 《文學(xué)源流》:“燕 許 縱其豪宕, 義山 易為流麗;而 樊南 一體開四六之風(fēng)。”
胡懷琛 《聞李定夷言校書》詩:“柳毅 楊娼 有定評(píng), 樊南 才調(diào)舊知名。”
樊南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南 | nán nā | 十 | 9畫 | 基本字義 南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對(duì)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duì):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義 南 nā(ㄋㄚ) ⒈ ?〔南無(mó)〕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duì)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薩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彌陀佛”、“南南觀世音菩薩”。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guān)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
樊 | fán | 木 | 15畫 | 基本字義 樊 fán(ㄈㄢˊ) ⒈ ?籠子:樊籠(關(guān)鳥獸的籠子,喻不自由的境地)。 ⒉ ?籬笆:樊籬(喻對(duì)事物的限制)。 ⒊ ?紛雜的樣子:“樊然淆亂”。 ⒋ ?姓 異體字 棥 造字法 形聲:上形下聲 English a railing; a fence an enclosed place |
樊南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樊南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