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峙
- 拼音dǐng zhì
- 注音ㄉ一ㄥˇ ㄓ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鼎峙[ dǐng zhì ]
⒈ ?鼎立,三方面并峙 如:三峰鼎峙。
例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yè)?!度龂尽O權(quán)評(píng)傳》
英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confront each other like a tripod standing on its three legs with tripartite balance of forces;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鼎跱”。謂如鼎足并峙。
引《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論》:“故能自擅 江 表,成鼎峙之業(yè)。”
《三國志·蜀志·郤正傳》:“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嬰丁禍敗?!?br />晉 陸機(jī) 《辯亡論》上:“遂躋天號(hào),鼎跱而立?!?br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四:“登 華嚴(yán) 羅漢閣,閣與 盧舍閣 、鐘樓鼎峙,皆極天下之壯麗?!?br />《文獻(xiàn)》1991年第4期:“撫州 本傳世者,《禮記》外聞?dòng)小豆騻鳌?,得是本堪與鼎峙?!?/span>
國語辭典
鼎峙[ dǐng zhì ]
⒈ ?比喻為三方如鼎足般對(duì)立。
引《三國演義·第一〇八回》:「天道三十年一變,豈得常為鼎峙乎?」
近鼎立
英語a tripartite balance, compromise between three rivals
鼎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峙 | zhì shì | 山 | 9畫 | 基本字義 峙 zhì(ㄓˋ) ⒈ ?直立,聳立:峙立。對(duì)峙(相對(duì)而立)。兩峰相峙。 其他字義 峙 shì(ㄕˋ) ⒈ ?〔繁峙〕地名,在中國山西省。 異體字 崻 漢英互譯 stand erect、tower 造字法 形聲:從山、寺聲 English stand erect, stand up; pile up |
鼎 | dǐng | 鼎 | 12畫 | 基本字義 鼎 dǐng(ㄉ一ㄥˇ) ⒈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鑊。 ⒉ ?鍋:鼎罐。鼎鍋。 ⒊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quán)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問鼎。鼎祚(國運(yùn))。 ⒋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對(duì)峙:鼎峙。鼎足之勢(shì)。 ⒌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⒍ ?正當(dāng),正在:鼎盛( shèng )。 異體字 ? 鐤 鼑 ?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
鼎峙的近義詞
鼎峙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