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
- 拼音sú zǐ
- 注音ㄙㄨˊ ㄗ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俗子[ sú zǐ ]
⒈ ?俗人。
例凡夫俗子。
英mediocre person;
引證解釋
⒈ ?指見識淺陋或鄙俗的人。
引唐 牟融 《題朱慶馀閑居》詩之一:“白丁門外遠(yuǎn),俗子眼前無?!?br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若庸夫俗子,用金帛相購請,雖窮餓,掉頭弗顧也?!?br />梁啟超 《南海康先生傳》第二章:“成童之時(shí),便有志於圣賢之學(xué),鄉(xiāng)里俗子笑之。”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論翻印木刻》:“古之雅人,曾謂婦人俗子,看畫必問這是什么故事,大可笑?!?/span>
國語辭典
俗子[ sú zǐ ]
⒈ ?凡俗的人。
引《三國演義·第七五回》:「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
《西游記·第一回》:「像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span>
俗子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子 | zǐ | 子 | 3畫 | 基本字義 子 zǐ(ㄗˇ) ⒈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⒉ ?植物的果實(shí)、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shí)。 ⒊ ?動(dòng)物的卵:魚子。蠶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dàn )。棋子兒。 ⒍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⒎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
俗 | sú | 亻 | 9畫 | 基本字義 俗 sú(ㄙㄨˊ) ⒈ ?社會(huì)上長期形成的風(fēng)尚、禮節(jié)、習(xí)慣等:俗尚。風(fēng)俗。習(xí)俗。約定俗成(指某種事物是由群眾通過長期實(shí)踐而認(rèn)定形成)。 ⒉ ?大眾化的,最通行的,習(xí)見的:俗名。俗語。俗曲。雅俗共賞。 ⒊ ?趣味不高的,令人討厭的:俗氣。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⒋ ?凡世間,相對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異體字 圱 圲 漢英互譯 common、convention、custom、secular、vulgar 相關(guān)字詞 雅、僧 造字法 形聲:從亻、谷聲 |
俗子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俗子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