謗讟
- 拼音bàng dú
- 注音ㄅㄤˋ ㄉㄨˊ
- 繁體謗讟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謗讟[ bàng dú ]
⒈ ?怨恨毀謗。
引證解釋
⒈ ?怨恨毀謗。
引《左傳·昭公元年》:“民無謗讟,諸侯無怨?!?br />《隋書·儒林傳·何妥》:“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讟之言出矣?!?br />《清史稿·選舉志二》:“時京僚瞢於時務(wù),謗讟繁興,原疏排斥眾議,言之剴切。”
謗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讟 | dú | 言 | 29畫 | 基本字義 讟 dú(ㄉㄨˊ) ⒈ ?怨恨:“旦獲讟于群弟兮?!?⒉ ?誹謗:“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讟之言出矣?!?⒊ ?憎惡。 異體字 ? 黷 English slander, utter evil words |
謗 | bàng | 讠 | 12畫 | 基本字義 謗(謗) bàng(ㄅㄤˋ) ⒈ ?惡意攻擊別人,說別人的壞話:謗譏。謗訕。謗議。謗毀。誹謗。 ⒉ ?責備:謗木(傳說中舜設(shè)立的供人寫諫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稱“華表木”)?!皡柾跖?,國人謗王”。 異體字 謗 漢英互譯 defame、slander、vilify 造字法 形聲:從讠、旁聲 English slander, libel |
謗讟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謗讟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