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馬
- 拼音jiǎ mǎ
- 注音ㄐ一ㄚˇ ㄇㄚˇ
- 繁體甲馬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甲馬[ jiǎ mǎ ]
⒈ ?鎧甲和戰(zhàn)馬。泛指軍備或戰(zhàn)事。
⒉ ?迷信者所畫的神符。
⒊ ?披甲的戰(zhàn)馬。
引證解釋
⒈ ?鎧甲和戰(zhàn)馬。泛指軍備或戰(zhàn)事。
引唐 杜甫 《嚴(yán)氏溪放歌行》:“天下甲馬未盡銷,豈免溝壑常漂漂?!?br />《宋史·兵志四》:“臣竊謂 陜西、河?xùn)| 弓箭手,官給良田,以備甲馬?!?br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每值駕出,甲馬擁塞馳道?!?br />《醒世恒言·賣油郎獨(dú)占花魁》:“甲馬叢中立命,刀鎗隊(duì)里為家?!?/span>
⒉ ?迷信者所畫的神符。
引《水滸傳》第三八回:“原來這 戴院長 ……把兩個(gè)甲馬拴在兩隻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里?!?br />清 虞兆漋 《天香樓偶得·馬字寓用》:“俗於紙上畫神佛像,涂以紅黃采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之所憑依,似乎馬也?!?br />清 袁枚 《續(xù)新齊諧·天后》:“有甲馬三:一畫冕旒秉圭,一畫常服,一畫披髮跣足仗劍而立。每遇危急,焚冕旒者輒應(yīng)?!?/span>
⒊ ?披甲的戰(zhàn)馬。
引《水滸傳》第五五回:“除是得這般軍器,和我一個(gè)哥哥,可以破得連環(huán)甲馬?!?/span>
國語辭典
甲馬[ jiǎ mǎ ]
⒈ ?鎧甲和戰(zhàn)馬。泛指戰(zhàn)爭、軍備。
引唐·杜甫〈嚴(yán)氏溪放歌〉:「天下甲馬未盡銷,豈免溝壑常漂漂?!?br />《宋史·卷一九〇·兵志四》:「臣竊謂陜西、河?xùn)|弓箭手,官給良田,以備甲馬?!?/span>
⒉ ?印有佛像、神像的神符。
引《水滸傳·第三八回》:「把兩個(gè)甲馬拴在兩只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里?!?br />《通俗編·神鬼》:「甲馬:俗于紙上畫神佛像而祭賽之,謂之甲馬?!?/span>
甲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馬 | mǎ | 馬 | 3畫 | 基本字義 馬(馬) mǎ(ㄇㄚˇ) ⒈ ?哺乳動(dòng)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qiáng)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dòng))。 ⒉ ?大:馬蜂。馬勺。 ⒊ ?姓。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
甲 | jiǎ | 田 | 5畫 | 基本字義 甲 jiǎ(ㄐ一ㄚˇ) ⒈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順序第一的代稱:甲子?;祝畾q的人)。 ⒉ ?居于首位的,超過所有其它的:甲等。 ⒊ ?古代科舉考試成績名次的分類:一甲(名為“進(jìn)士及第”);二甲(名為“進(jìn)士出身”);三甲(名為“同進(jìn)士出身”)。 ⒋ ?古代軍人打仗穿的護(hù)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屬葉片制成:盔甲。甲兵。甲士。 ⒌ ?現(xiàn)代用金屬做成有保護(hù)功能的裝備:甲板。裝甲車。 ⒍ ?某些動(dòng)物身上有保護(hù)功能的硬殼:龜 |
甲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甲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