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火
- 拼音jié huǒ
- 注音ㄐ一ㄝˊ ㄏㄨㄛ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劫火[ jié huǒ ]
⒈ ?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借指兵火。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
⒉ ?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
引《仁王經(jīng)》:“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yīng)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shí),自有安身處?!?br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
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span>
⒊ ?借指兵火。
引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康 昭 二明樓,并遭劫火亡?!?br />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span>
劫火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劫 | jié | 力 | 7畫 | 基本字義 劫 jié(ㄐ一ㄝˊ) ⒈ ?強(qiáng)取,掠奪:劫掠。洗劫。劫道。劫富濟(jì)貧。 ⒉ ?威逼,脅制:劫持(要挾,挾持)。劫制。 ⒊ ?災(zāi)難:劫數(shù)( shù )(佛教指注定的災(zāi)難)。劫難( nàn )。浩劫(大災(zāi)難)。遭劫。劫后余生。 異體字 刦 刧 刼 ? 漢英互譯 disaster、plunder、rob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take by force, coerce; disaster |
火 | huǒ | 火 | 4畫 | 基本字義 火 huǒ(ㄏㄨㄛˇ) ⒈ ?燃燒,物質(zhì)燃燒時(shí)所發(fā)出的光和焰:火力?;馉T?;鹪?。火焰。煙火?;鹬腥±酰ㄓ鳛閯e人冒險(xiǎn)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dāng),毫無所獲)。 ⒉ ?緊急:火速。十萬火急。 ⒊ ?指槍炮彈藥等:火藥?;鹋凇?⒋ ?發(fā)怒,怒氣:火暴。火性。 ⒌ ?中醫(yī)指發(fā)炎、紅腫、煩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⒍ ?形容紅色的:火紅?;鹜取?⒎ ?古代軍隊(duì)組織,一火十個(gè)人。 ⒏ ?姓。 異體字 夥 灬 煷 漢英互譯 ammunition、anger、fire、urge |
劫火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劫火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