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禊
- 拼音zhuó xì
- 注音ㄓㄨㄛˊ ㄒ一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濯禊[ zhuó xì ]
⒈ ?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為三月三日)在水邊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為三月三日)在水邊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參見“上巳”。
引南朝 梁 劉孝綽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薰祓三陽暮,濯禊元巳初?!?/span>
濯禊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濯 | zhuó zhào | 氵 | 17畫 | 基本字義 濯 zhuó(ㄓㄨㄛˊ) ⒈ ?洗:濯足。 ⒉ ?〔濯濯〕形容山無草木,光禿禿的,如“濯濯童山”。 ⒊ ?祓除罪惡。 其他字義 濯 zhào(ㄓㄠˋ) ⒈ ?古通“棹”。 異體字 漢英互譯 wash 造字法 形聲:從氵、翟聲 English wash out, rinse; cleanse |
禊 | xì | 礻 | 13畫 | 基本字義 禊 xì(ㄒ一ˋ) ⒈ ?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修禊。禊帖(《蘭亭序》的別稱)。 異體字 稧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mi-annual ceremony of purification |
濯禊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濯禊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