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禊
⒈ ?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修禊。禊帖(《蘭亭序》的別稱)。
異體字
- 稧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semi-annual ceremony of purification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禊
〈名〉
(1) 古代于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一種祭禮 [an ancient sacrifice held on the edge of a river]
武帝禊 霸上還?!妒酚洝?/p>
(2) 又如:禊日(禊事活動(dòng)之日);禊祭(古人在春秋二季所舉行的臨水祓除不詳?shù)募朗?
康熙字典
禊【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正韻》胡計(jì)切,音係。祓禊,除惡祭名?!墩滞ā缝卸?,論語(yǔ):浴乎沂。王羲之蘭亭脩禊事,此春禊也。劉禎·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人胥祓禳,國(guó)子水嬉,用七月十四日,此秋禊也。
又西京雜記載高祖與戚夫人正月上辰出百子池邊,灌濯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張樂於流水。則漢宮中春亦兩禊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頡。義同。
※ 禊的意思、基本解釋,禊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wǎng)漢語(yǔ)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