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就
- 拼音bì jiù
- 注音ㄅ一ˋ ㄐ一ㄡ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避就[ bì jiù ]
⒈ ?避開與趨就。
⒉ ?回避遷就。
⒊ ?“避禍就福”之省稱。
引證解釋
⒈ ?避開與趨就。
引《莊子·盜跖》:“夫欲惡避就,固不待師,此人之性也?!?br />成玄英 疏:“夫欲之則就,惡之則避,斯乃人物之常情,不待師教而后為之哉?!?br />宋 蘇軾 《思堂記》:“君子之於善也,如好好色,其於不善也,如惡惡臭,豈復(fù)臨事而后思,計議其美惡而避就之哉?!?br />清 趙執(zhí)信 《行十八灘中》詩:“篙師工避就,色授頤指揮?!?/span>
⒉ ?回避遷就。
引《魏書·高允傳》:“至如 高允 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面論,至所不樂聞?wù)撸再┵┒h,無所避就?!?br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但《論語》云:邦君樹塞門。樹猶屏也。不言君,但言邦,此皆委曲避就之意也?!?br />章士釗 《黃花崗之役·趙伯先事略》:“又激于意氣,跅弛不羈,被酒大言,無所避就?!?/span>
⒊ ?“避禍就?!敝》Q。
引宋 陳亮 《三國紀(jì)年·陳登田疇》:“以如是之資,而使志士思避就之計,豈不甚可惜哉!”
國語辭典
避就[ bì jiù ]
⒈ ?逃避壞的,接近好的。也作「辟就」。
引《商君書·定分》:「吏為之師,以道之知,萬民皆知所避就,避禍就福,而皆以自治也?!?/span>
避就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就 | jiù | 尢 | 12畫 | 基本字義 就 jiù(ㄐ一ㄡˋ) ⒈ ?湊近,靠近:避難就易。就著燈看書。 ⒉ ?到,從事,開始進(jìn)入:就位。就業(yè)。就寢。就任。就緒。就醫(yī)。高就。 ⒊ ?依照現(xiàn)有情況或趁著當(dāng)前的便利,順便:就近。就便。就事論事。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ccomplish、already、as much as、at once、come near、move towards、with 相關(guān)字詞 便、即、去、避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just, simply; to come, go to; to approach, near |
避 | bì | 辶 | 16畫 | 基本字義 避 bì(ㄅ一ˋ) ⒈ ?躲,設(shè)法躲開:避雨。避暑。避世。避諱?;乇?。避重就輕。避世絕俗。 ⒉ ?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針。 異體字 辟 漢英互譯 avoid、prevent、shun 相關(guān)字詞 躲、就 造字法 形聲:從辶、辟聲 English avoid; turn aside; escape; hide |
避就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避就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