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
- 拼音tiáo zhá
- 注音ㄊ一ㄠˊ ㄓㄚ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苕霅[ tiáo zhá ]
⒈ ?苕溪、霅溪二水的并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內(nèi)。是唐代張志和隱居之地。
引證解釋
⒈ ?苕溪、霅溪 二水的并稱。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內(nèi)。是 唐 代 張志和 隱居之地。
引《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愿為浮家泛宅,往來 苕 霅 間。”
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鳴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br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為 苕 霅 美談也?!?/span>
苕霅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霅 | zhá | 雨 | 15畫 | 基本字義 霅 zhá(ㄓㄚˊ) ⒈ ?水流激蕩聲。 ⒉ ?〔霅霅〕雷電交加的樣子,如“霅霅前溪白。” ⒊ ?姓。 異體字 霎 English thunder |
苕 | tiáo sháo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苕 tiáo(ㄊ一ㄠˊ) ⒈ ?古書上指凌霄花。 ⒉ ?〔苕子〕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細(xì)長,羽狀復(fù)葉,花紫色,可作綠肥。亦稱“野豌豆”。 ⒊ ?指葦子的花。 其他字義 苕 sháo(ㄕㄠˊ) ⒈ ?〔紅苕〕甘薯的別稱。 異體字 萔 芀 ? 造字法 形聲:從艸、召聲 English rush plant |
苕霅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苕霅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